专家解读控制和预防炎症性肠病最佳饮食指南
炎症性肠病(IBD)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复发性消化道非特异性炎性疾病。IBD具有难治性、易复发、癌变倾向等特点,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日,国际炎症性肠病研究组织(IOIBD)成立了专项工作组,汇总并分析了现有的研究证据,制订并发布了控制和预防IBD的最佳饮食指南。本报特邀苏州市立医院消化内科闵寒教授对该指南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与解读。
闵寒教授介绍,近年来,研究发现饮食因素是形成肠道细菌和代谢物产生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所以科学的饮食指导和饮食管理是控制IBD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日本,营养治疗已经被推荐作为一线治疗和CD诱导缓解后的维持治疗。尽管大量研究已经证实,饮食与IBD的发病和炎症持续有着密切关系,但至今还缺乏全球性的指南来具体明确食物的作用和选择,用以真正指导临床实践。
本指南基于现有的证据,较为全面的对各种食物类型(除巴氏杀菌乳制品)在IBD患者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闵寒教授指出,“该指南的主要目标是减少症状和降低炎症,所以对于探索‘控制和预防IBD复发的最佳饮食模式’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作用。”目前,指南对指导临床实践的较大价值为:
第一,通过专家意见一致同意,避免在IBD所有患者中使用未经巴氏杀菌的乳制品,可以避免潜在的感染;
第二,流行病学高质量证据,即在CD患者中现有证据不足以推荐限制红肉/加工肉、家禽的摄入;在UC患者中应从膳食补充剂中增加ω-3脂肪酸摄入。
对于水果和蔬菜的推荐意见,闵寒教授介绍,国外已有报道认为其对IBD患者具有保护作用,可降低患病率,可能与其中含有膳食纤维有关。低膳食纤维的摄入可通过多种途径(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破坏肠黏膜屏障、激发机体固有免疫)影响宿主免疫,而水果和蔬菜中富含的纤维和淀粉经菌群代谢产生的代谢物可通过调节人体免疫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蔬菜和水果对IBD似乎起到保护作用,但是有些水果、蔬菜却可能加重IBD症状,如葡萄、辣椒、玉米等。还有部分水果对改善部分CD患者症状有益,却对其他CD患者起相反作用。”故指南对水果、蔬菜的描述为“对于UC患者,现有证据不足以推荐具体的饮食改变;对于CD患者,应增加摄入、但增加时须谨慎。”
闵寒教授指出,指南首次提出了控制和预防IBD的最佳饮食指导,给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方向和目标。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5-062025
在城市的街道上与死神赛跑 | 市急救中心三分部急救人员公交车上的生命接力
-
new在城市的街道上与死神赛跑 | 天津市急救中心三分部急救人员公交车上的生命接力
2025-05-06 -
new津京生命接力!天津市急救中心 成功完成首例ECMO危重患者跨省转运
2025-05-06 -
new三月春风见证场场奔赴 不同维度构筑生命防护
2025-05-06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