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科学认识新生儿黄疸

时间:2020-10-22 14:11:00来源:未知作者:▲ 简阳市妇幼保健 阅读: 95259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生儿出现黄疸,很多家长就会非常担心。其实大部分早产儿或者是足月儿都会出现黄疸,其中早产儿出现黄疸的几率比足月儿高一些。黄疸指的是由胆红素代谢障碍造成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继而导致皮肤、巩膜以及粘膜等组织和体液出现黄染的情况。黄疸并非独立性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共同特征,可在多种内科疾病或者外科疾病当中发生。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及分类

临床上常将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类型:

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和新生儿胆红素代谢情况有直接关系,新生儿胆红素的产生量比代谢量要大,所以大多数新生儿都会出现生理性黄疸。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在出生后的2~4天内可能会出现生理性黄疸,早产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相对较高,大多在15mg/dl以下,需要三周甚至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够逐渐消退,而足月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多在12.9mg/dl以下,一般在1~2周内就会消退。

总而言之,生理性黄疸是由胆红素代谢造成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因素:(1)胆红素生成过多:和成人相比,胎儿的红细胞数量较多,但寿命较短,所以在出生之后多数红细胞都会被破坏,这样就会生成过多的胆红素,继而造成黄疸;(2)血浆白蛋白缺乏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刚出生的小儿都会存在一定的酸中毒问题,会影响到胆红素和白蛋白之间的有效结合,就可能会造成黄疸;(3)肝细胞缺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小儿出生时肝细胞当中只有少量的白蛋白,且能够处理胆红素的关键酶的活性较差,所以肝脏无法及时处理胆红素,就会导致胆红素的浓度升高。此外,若喂养不足的话也可能会导致新生儿黄疸。生理性黄疸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黄疸上升过快或胆红素值过高等均可随时转变为病理性黄疸而需要干预。

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的严重性大于生理性黄疸,也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首先,新生儿溶血病、血管外溶血、红细胞酶缺陷等疾病会导致胆红素生成过多,继而造成黄疸。其次,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等情况会影响到肝细胞结合胆红素的能力,继而造成血清中出现大量的非结合性胆红素,就可能会造成黄疸。此外,胆汁排泄障碍等情况会造成胆红素浓度升高,继而导致病理性黄疸。

家长可以从黄疸出现的时间、程度等方面判断孩子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常见方法有以下四种:第一,如果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的话就属于病理性黄疸,而出生后两三天内才出现的黄疸往往与生理性黄疸有关。第二,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每天的增加量都比较多的话可能是病理性黄疸。第三,足月儿的黄疸超过半个月,早产儿的黄疸超过一个月就属于病理性黄疸。第四,黄疸消退后再出现就属于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方法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需要根据新生儿的实际情况决定。目前,常用的治疗方式有光疗、药物治疗以及换血等。(1)光疗:这是一种全世界儿科都在使用、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指的是将新生儿裸露着放置在恒温透明暖箱当中,遮住新生儿的眼部和会阴部,利用蓝光进行照射。这样有利于改变新生儿胆红素的结构促进胆红素的代谢,减少体内的胆红素。(2)药物治疗:一般使用中成药制剂和肠道益生菌、白蛋白等治疗新生儿黄疸。(3)换血:利用正常血液更换新生儿体内胆红素浓度较高的血液,比较适用于较高的胆红素血症新生儿。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