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法

时间:2020-12-02 10:38:12来源:未知作者:▲ 盐源县人民医院 阅读: 179615

在现代生活中,许多人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患上胆囊息肉的风险增高。胆囊是身体里帮助消化的一个囊性“口袋”,它将肝脏分泌的胆汁浓缩、储存起来,当进食后,食物刺激胆囊收缩,将胆汁排放到肠道。如果“口袋”的内壁长出赘生物,这就是胆囊息肉。胆囊息肉分为非肿瘤性和肿瘤性两大类,以良性病变居多。

胆囊息肉的常见临床症状

胆囊息肉的隐蔽性较强,很多患者在患胆囊息肉初期时,并没有具体的相关症状表现,通常是在体检时才发现自己患有胆囊息肉。右胁隐痛、食欲不振是胆囊息肉后期出现较为典型的症状。如果患者在患有胆囊息肉的同时还有患有胆结石时,就会出现胆绞痛的症状。

胆囊息肉的常见病因

胆汁分泌过多  当患者胆汁分泌过多时,胆囊从机体获取的影营养价值就会下降,当胆汁分泌过多并成分有所改变时,胆囊会被腐蚀且出现炎症,即胆囊炎。当未对胆囊炎进行及时、有效地治疗时,胆囊壁愈合的时间变长,从而导致息肉的出现。

胆固醇摄入过多  在日常饮食中若摄入过多胆固醇,不仅会对肝脏造成负担,而且没有及时消化的胆固醇会在胆囊壁上结晶、积聚,当胆固醇积累到一定量时就会变成胆囊息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减少摄入胆固醇,晚餐尽量不要选择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等。

饮食不规律  大部分胆囊息肉患者对于早餐不够重视,饮食没有规律性。当人们因为各种原因不进食早餐时,就会导致前一天夜晚分泌的胆汁留存在胆囊内部,当胆囊内的胆汁留存时间过长就会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的临床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  胆囊息肉存在着病变可能,虽然患者在生活中感觉不到它的存在,甚至认为胆囊息肉的存在不会对身体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但胆囊息肉存在着恶化的可能,因此患者应引起重视,一旦患上胆囊息肉手术切除是治疗首选。

如果患者的身体状态较为良好且胆囊息肉直径在10mm内,患者则需尽快接受手术治疗,避免其转化为恶性。如果患者的胆囊息肉类型为胆固醇息肉或炎性息肉,也应当尽快进行手术切除,这两类息肉有着较快的生长速度,若等到息肉直径超12mm再接受治疗,则会存在较高治疗风险。微创手术和破腹手术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两种手术方法,患者应当结合医生的意见及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手术方法,治疗的越早胆囊功能保存的越多。

中医治疗  如果患者不想进行手术治疗,那么中医疗法也能有效地控制胆囊息肉。中医在治疗胆囊息肉时会采用辩证用药的方法。在中医理论中,肝胆气滞以及情绪障碍是导致胆囊息肉出现的主要原因,在治疗时中医通常会采用疏肝利胆的方法。肝气郁结以及湿热蕴结是导致患者出现肝胆湿热型胆囊息肉的主要原因,因此中医在治疗的过程中会使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如果是肝肾阴虚引起的胆囊息肉,通常会采用养肝保肝以及滋阴补肾的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治疗胆囊息肉除上述两种方法外,还需从日常生活做起。如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和饮食习惯,合理控制饮食。同时,患者应戒酒以及含有酒精的饮料,人体主要通过肝脏分解酒精,饮酒会对肝功能造成直接损伤,肝功能会因此失调,在分泌胆汁的过程中会出现紊乱的现象,这对人体正常分解脂肪也会造成影响。此外,患者还需要做到每天进行合理的锻炼,只有做到这些,患者才能较好的控制胆囊息肉的扩散,防止其转化为恶性肿瘤。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