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的分级方法
高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值高于正常值,其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早在2005年发布的《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中曾表明:在不使用降压药的前提下,收缩压高于或等于140 mmHg、舒张压高于或等于90 mmHg就会被确诊为高血压。根据血压水平可以将高血压划分为1级、2级和3级;收缩压高于或等于140 mmHg、舒张压低于90 mmHg被分为单独的收缩期高血压。然而,如果一名患者有高血压史,且正在服用抗高血压药,尽管其血压低于140/90 mmHg,也必须被确诊为高血压。
根据1999年WHO/ISH的高血压治疗指南和我国高血压联盟发布的高血压防治治疗指南,对高血压使用了分级法,而非传统的分期法。针对不同的血压水平,高血压包括理想、正常、正常高值血压和1,2,3级,该分级法完全弥补了分期法中的不足之处,既表明了高血压随着发病时间的推移耙器官的受损情况,而且还反应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范围。
此外,还突出了血压水平、影响血压的的危险因素、预后之间的关系,1级高血压并不能说明预后良好,只是比血压水平较高来说相对较好,并且还应结合患者是否患有心血管疾病等危险因素展开全面判定。比如,一位患者在确诊为3级极高危组后,医生针对诊断结果发现该患者的预后较差,需要在降压的同时加强对危险因素和其他疾病的控制和治疗。如果高血压患者在服药后,血压从180/110 mmHg降低到160/100 mmHg,降低了高血脂症等危险因素,这应把之前判定的3级高血压降为2级高血压,把极高危组将为高危组。如果患者在服用药物后,血压降到了正常范围,此时医生难免会觉得疑惑患者的血压已经恢复正常,那么还算是患有高血压病吗?从临床治疗方面来看,血压从高水平下降到正常水平,主要是由于药物发挥了有效作用,并非将高血压病治好了,这时就应该改为高血压病正常血压高危组,如果血压降到低于120/80 mmHg,则需要改成高血压病理想血压高危组。按照WHO/ISH血压分类,如果患者在没有服用降压药之前,血压为150/80 mmHg,而且没有其他危险因素,就属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诊断书上应标明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低危组。其中有一种高血压病叫做“白大衣”高血压,属于早期高血压病,针对这种疾病,医生应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分级诊断。
在分析病情过程中,需要讲明患者患有白大衣高血压病。在通常情况下,高血压被认为无法治愈,所有需要一辈子服药,然而也有一些患者在使用一段时间的降压药后,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后停药,现阶段觉得停药后血压在3~6个月以上都能维持正常水平,就应该判定为高血压已经痊愈。综上所述表明,高血压分级法不仅能够帮助医生有效评估患者的高血压病情,还有利于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进行判断,尤其是在治疗效果方面,但是一部分医生觉得该方法非常复杂,没有分期法方便。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也应越来越全面,应该打破以往对该疾病的固有认识进行深入分析,只要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就应接受和适应新的理念。对此,须合理使用高血压分级法,谨记WHO/ISH针对高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级表中的具体数据:
理想血压为低于120/80 mraHg;正常血压为低于130/85 mmHg;正常高值为130~139/85~89 mmHg;1级高血压(轻型)为140~159/90~99 mmHg;亚组为临界高血压140~149/90~94 mmHg;2级高血压(中型)为160~179/100~109 mmHg;3级高血压(重型)为高于或等于180/110m m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为收缩压高于或等于140 mmHg,且舒张压低于90 mmHg;亚组为临界收缩期高血压,也就是收缩压在140~149 mmHg,且舒张压低于90 mmHg。只有对这些数据烂熟于心,才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5-062025
在城市的街道上与死神赛跑 | 市急救中心三分部急救人员公交车上的生命接力
-
new在城市的街道上与死神赛跑 | 天津市急救中心三分部急救人员公交车上的生命接力
2025-05-06 -
new津京生命接力!天津市急救中心 成功完成首例ECMO危重患者跨省转运
2025-05-06 -
new三月春风见证场场奔赴 不同维度构筑生命防护
2025-05-06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