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何裕民:中西医双剑合璧 助力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优雅地老去

时间:2020-12-17 15:17:42来源:未知作者:何裕民 阅读: 85302

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肿瘤诊疗技术发生了巨变,随着众多新疗法、新药物的不断问世,以前被认为是“不治之症”的恶性肿瘤已经变得不再可怕。作为著名中医肿瘤专家,行医几十年来,我治疗了5万余例肿瘤病人。而就在近十年,我发现很多癌症病友康复多年后,陆陆续续出现了一些认知问题及老年痴呆症状。


有意加强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关注

早在2008年的时候,我与一位老病人兼知心好友一起吃饭,突然发现他在餐桌上有点傻笑,而且回答问题常常答非所问。后来就被确诊为老年痴呆,每况愈下地拖到2016年5月便去世了,这令我伤感万分。


伤感之后,我在癌症诊疗中下意识地加强了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关注,发现癌症患者、特别是经过铂类等化疗者及脑部放疗者,更容易被阿尔茨海默病盯上。这些没有死于癌症的患者,庆幸逃脱了癌魔,却最终凄惨无助且尊严尽失地被阿尔茨海默病缠上而不治。粗略估算,癌症患者晚年陷入阿尔茨海默病泥潭的,占1/4~1/3。在我国有超过1000万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今天的阿尔茨海默病现状,犹如上个世纪80年代癌症的肆虐。


鉴于现状,我们于2018年初组织了海内外30多位严谨且富有创造力的医学教授和临床专家联合创立了中国健诺思医学研究院,针对阿尔茨海默病预防与逆转提出系统化的解决方案,通过引入国际先进非药物干预体系,结合中医药心身饮食等综合干预及前沿疗护手段,多方位切入,从而在认知障碍发生的中早期进行逆转。


意外与书籍《终结阿尔茨海默病》结缘

说来也巧,与此同时偶尔看到我女儿何琼尔博士提供的刚刚面世的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戴尔·E.布来得森教授所著的英文原版书《终结阿尔茨海默病》,便动了探究的欲望。于是由女儿翻译、我担任主审,该书的中文版于2018年9月在上海举办了新闻发布会,10月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


本书原版被誉为是全球首套预防与逆转老年痴呆的个性化程序,是一本基础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书。作者布来得森在该书《致中国读者》一文中写道:“早在学生时代,我就深深感受到中国传统医学的恢宏博大及其实用价值,我们发明的这套逆转阿尔茨海默病的个性化治疗程序,是我和团队在沿世界主流路径探索多年,仍然严重受阻、困惑时,受到中医学及印度医学智慧的启迪而萌生的。”


是啊,既然受到中医启迪,那么我们中国学者就更应该在阿尔茨海默病有所作为。也正如布来得森在书中写的那样:“直到现在为止,可能很多人都认识一位癌症康复者,但没有人认识一个阿尔茨海默病的康复者。”阿尔茨海默病不是单一的疾病,而是多种病的共同结果。


中医药干预治疗  初战告捷

目前,阿尔茨海默病是公认的全球十大常见的致死性疾病中,唯一无药可治之病。而我和我的团队却在此病的干预治疗中取得不错的成绩。


中国健诺思医学研究院在上海虹口区衡水路有个民生中医门诊部,团队人员在中医学思路指导下,先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364例,其中男性163例,女性201例,年龄在40至92岁。经治疗后“显效”31例(占8.52%),指精神症状基本消失,神志清醒反应灵敏、生活可以自理,能够进行一般的社会活动;“有效”247例(占67.86%),指主要精神状况减轻和部分消失,生活能够基本自理,但反应不灵敏,智力与人格存在障碍;“无效”86例(占23.63%),指无改善和加重,生活不能自理,甚至不清醒。


虽然这个结论的“有效”占67.86%,“显效”只占8.52%,看似并不怎么样。可当了解,此病是绝对难治性的顽症,“有效”就已经是患者及其家属的福音了。因此,这个初步成果还是可以接受的。


我们团队评价认知功能,采用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评定,总分为30分,小于27分表示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大于等于21分为轻度,10分至20分为中度,小于或等于9分为重度。


在此期间,中国健诺思医学研究院专家团队还召开了两次座谈会,由患者本人及其家属一起参加,在交流时气氛热烈,特别是有的家属甚至痛哭流涕,感激不尽,因为此症不同与一般疾病,患者或许感受不深,因为他们认知功能丧失了,而家属则天天痛苦相伴,不仅要照顾好患者,而且又要忍受其失常行为,包括打骂等折磨,更不知何时有指盼。现在的改善,令家属感到希望的曙光。


一位81岁的俞老太患有右侧乳腺癌,在一次复诊时,家属替她表述,其记忆力逐年下降,近期遗忘更为显著,同时出现了智力障碍,反应迟钝,语言表达欠缺、词不达意,常常迷失回家之路。MMSE评定只有19分,属于中度认知障碍,在治疗中给予中成药二陈汤加银杏叶提取物,同时,给予脑部营养剂,配合使用桑葛降脂丸,叮嘱家属助其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2018年10月复诊,自诉饮食睡眠好转,口多涎沫基本消失,家属诉其反应能力明显改善,甚至能够从养老院自行回家,MMSE已升至28分。最近一次达到了29分,已恢复正常精神状态,双手及颜面老年斑明显变淡,家属说患者已可自行往来于亲朋之间,家人大喜。随访至今,状态稳定,乳腺癌及“认知症”均好,无复发。


这令我们感到十分地高兴,我们还将继续努力,让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都能优雅地老去。


中西医学应当相互互补  取长补短

据粗略统计,我们已在全国各地电视台、图书馆等场合作医学科普讲座或报告700多场,这两年作阿尔茨海默病防治专场报告就有18场。


在公认的不治之症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治中,我们之所以能逆流挽舟有所收获,并不是我们团队水准超群,而是因为善于思索,知己知彼,且借助中医药智慧等多环节切入,结合身心饮食等方面,综合性干预治疗,从而在认知症的初期中期达到延缓病程发展、改善认知状态,甚至逆转认知衰退的治疗效果。


40年的临床经验提示我们,许多难治性疾病并不存在一剑封喉之举,不管是癌症还是阿尔茨海默病。在癌症防治中,我们强调八字方针:“医、药、知、心、食、体、环、社”等,倡导多环节以补拙。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我们分析认为也是同样情况,阿尔茨海默病不是一种病,而是多种病的共同结果。


我们团队分析认为,该病可分为“痰湿型、精血不足型、肝郁型、瘀血型、外伤型”五大类型,分别论治,同时考虑到其起因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所以强调多环节着眼,一共分成可操作的12环节,包括手指操、陪同聊天等。还辅以成熟的丸药,徐徐图之,既方便又经济,而且患者接受度也高,可以持久。我们专家团队还创造了多环节控制因素的“核桃计划”,包括“个性化饮食、合理运动、心理呵护、认知训练、睡眠改善、手指操练习、脑营养剂补充、生物电修复、针灸治疗、经络梳理等”,运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中,以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恢复,提高疗效。


对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的初步疗效,体现了中医药一贯的思路:复杂的问题分门别类的处理,且不是依赖一方一药,而是强调综合措施。总之,回归到了出发点,中西医学各自具有不同认知思维模式的,在各自优势领域优势明显。但在总体上,在人们应对健康及疾苦等问题上还没有充分能力及可能加以掌控,没有进入自由王国之际,在合适的基础上,中西医学双方的相互互补,取长补短,也许是最正确的。

 

 (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  何裕民

 


责任编辑:许奉彦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