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行业动态/详情

原来你这么“美”|首届“最美风湿免疫科医生”2020结果揭晓

时间:2021-01-29 21:01:00来源:未知作者:王丽娜 阅读: 127013

医师报讯 (融媒体记者 王丽娜)在中国,风湿免疫科是亟待发展的学科,为树立行业榜样,吸引更多医生加入风湿免疫科人才队伍由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风湿免疫病医联体联盟指导,《医师报》社主办的首届“最美风湿免疫科医生”2020评选结果在1月10日《医师报》医学家峰会上揭晓。该活动在2020年12月启动以来,得到全国风湿免疫界、各地医院以及专家的积极参与、推荐。经过专家审议、公示,共推选出10位“最美风湿免疫科医生”,10位获奖者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在众多院士、院长、医生的见证下共享殊荣。他们中有疫情期间舍生忘死逆行武汉的英雄,也有默默无闻几十年如一日坚守祖国边疆,为偏远地区风湿免疫科作出巨大贡献的普通医生,还有身在武汉一边抗疫一边夙兴夜寐进行临床科研的研究领衔者,他们是千千万万无私奉献的医生缩影,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1611926567169517.png

曾小峰教授为获奖者颁发奖杯和证书

远程连线的8位获奖者和来到的现场两位领奖者共享殊荣(左至右 曾小峰教授、王迁教授、程永静教授、张艳萍执行总编辑)

首届“最美风湿免疫科医生”(2020)

获奖名单


陈   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病科

程永静  北京医院风湿免疫科

董凌莉  武汉同济医院风湿免疫内科

段新旺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

罗   卉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风湿免疫科

王   迁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武丽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

徐   健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

赵进军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风湿免疫科

赵   毅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风湿免疫科


曾小峰:促学科发展  树行业楷模


曾小峰 教授


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曾小峰教授宣布了荣获首届“最美风湿免疫科医生”(2020)的名单,并概括了国内风湿免疫科发展状况及活动的意义。
曾教授指出,风湿免疫病学在国际上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但在我国内科学中却是最年轻的一个专业学科。虽然在中国有2亿多患者饱受风湿免疫疾病的困扰,但从事这个专科的医生只有7000余人,专科医生远远不够。2019年10月31日国家卫健委颁布《综合医院风湿免疫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三级医院应建立独立风湿免疫科,有条件的二级医院也应建立风湿免疫科,为中国风湿免疫科建设指明了方向。
在促进学科建设的大背景下,为树立行业标杆、弘扬社会正能量,吸引更多青年才俊加入风湿免疫病防治事业,首届“最美风湿免疫科医生”(2020)征集活动启动,活动的开展将大大促进学科发展。

他们是谁?


武丽君:15年走遍新疆各州县 

她是开在边疆的向阳花

1611926888450496.png

武丽君带着团队到地州开展致残性关节炎早期诊治技术推广

“我始终觉得,风湿免疫专业是一个积德行善的专业,大力发展好风湿免疫与国家提出的精准扶贫不谋而合,因为这个专科可以很好地解决患者因病返贫、因病致残的问题。”一转眼,她来到新疆从事风湿免疫科工作已32年,是名副其实援疆专家。
2006年,她接任风湿免疫科主任时,从事风湿免疫专业的医生都很少见。普及风湿病知识迫在眉睫。她带领科室团队走遍新疆所有地州及地州的60余个县市传播专业知识,这场科普宣传“战役”打了15年。2007年开始,她借鉴了协和高级研修班的经验,在全疆范围内每年举办免费的风湿免疫专业科主任、骨干培训班,这些科主任、骨干撒向全疆,形成了新建风湿免疫专业发展的“星火燎原”之势,推动了新疆风湿免疫专业诊疗规范化进程。
在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专家的帮助下,建立了多个“一市一科一中心”。风湿免疫专业在新疆各医院中从无到有,再到茁壮成长,离不开她的无私奉献。
她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武丽君。


程永静:风湿医生做科普大有天地

1611927158484477.png

在武汉抗疫期间,妇女节院领导慰问


2020年2月7日早7:00,接到调派武汉支援抗疫紧急电话的她,没有片刻犹豫,离开熟睡的孩子、通知了家人,收拾完行李,一个小时后从家出发,和她的同事刘爱华副主任医师和陈哲医师匆匆汇合,一起奔赴武汉,参加了援鄂抗疫工作及医院发热门诊工作。她还积极参加国际交流及学术会议,曾在英国皇后玛丽学院做访问学者,多次参加APLAR、EAGOR、JCR等国际会议,并在会上发言,获得学术界的肯定。
没有科普,就没有全民健康素养的提高。繁忙的工作之余,她利用业余时间积极投身风湿病科普,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做了大量的痛风科普工作,获得好评。她荣获2020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新时代最美逆行者证书,2017年北京医院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她是北京医院风湿免疫科程永静。


赵进军:重症患者痊愈后那声“谢谢”让我感动

1611927217278073.png

2020年2月10日,广东省派出对口援助湖北荆州的第一批医疗队伍,南方医院几乎倾尽全院精英,他就是其中一员。到了湖北,抱着“风湿科医生抗击疫情能有用武之地”的想法,他马不停蹄,和同道一起改建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的重症病房,完善“三区两通道”的规范操作,修订抗疫期间的感染科工作流程。他利用自己多年积累的风湿免疫科临床经验,治愈了一例又一例重症患者。其中一位70多岁的老先生,清醒后第一件事就是借来纸笔,歪歪扭扭写了一封感谢信。

在救治患者过程中,他不断总结激素使用的心得,及时反馈给临床,深受当地患者和武汉同道的好评。因为抗疫工作中的出色表现,他荣获广东省风湿病学会抗击新冠肺炎先进工作者、洪湖市荣誉市民等称号。

他是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风湿免疫科赵进军。



王迁:用生命守护生命 以仁心温暖人心

image.png

在一个知名患者求医网页的上显示,他治疗过皮肌炎等35种风湿病,共获得516条评价,一页一页满满的好评,道出了看风湿免疫病的不易和他对患者的耐心热心细心。一位患者写道“他是一位是一位把苦、累、怨留给自己,将乐、安、康送给病人的医生。”风湿免疫病常涉及多个身体器官,所以诊断极为不易,漏诊极为寻常。是他高超的医术和细致的问诊,让一个个疑难杂症露出原形,也挽回了一位位危重患者的生命。
2003年作为第一批SARS防治工作组的成员,他参与西院外宾和高干SARS病房的建立和病人收治工作,圆满完成任务,被评为抗非典先进个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多项其他科研基金。作为科研骨干参与国家“十一五”、863等多个国家级重大项目和4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药物试验。研究成果曾在美国、欧洲、亚太及中日韩风湿病年会做大会发言交流。2017年,被授予“国之名医”荣誉称号。
他是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王迁。


段新旺:利用国家平台造福一方百姓

段新旺教授疫情期间在赣州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专科联盟指导患者诊治


他在国内风湿免疫学领域尤其在规范化诊治、风湿病大数据队列和慢病管理研究方面,具有较高的造诣和影响力。科室在江西省综合性三甲医院率先开设中国风湿免疫病医联体联盟规范诊治(慢病管理)中心门诊,积极利用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平台开展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常见风湿病直报项目,指导患者有效使用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关爱身边的风湿病患者”,提高了患者就医效率,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病情和预后。

2020年10月23日正式开启“江西省风湿免疫慢病管理平台”,实现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快递配送等多项功能,创立了“国家级专病管理+省级专科联盟管理” 平台联动模式,引领了国内“互联网+风湿免疫规范诊疗”领域健康发展。他带领的江西省首家风湿免疫专科联盟,充分发挥“省、 市、县、乡”四级联动及双向转诊功能,为江西省风湿免疫专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是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段新旺。


赵毅:身经百战的老兵 挽救患者的良医

image.png

他曾参加过2003年“非典”和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等重大灾难的一线救援任务,是一名身经百战磨炼的老兵。彼时他是军人;此次,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他又第一时间参与援鄂。他说:“虽然我已转业,但退伍不褪色,一直恪守‘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他所在的队伍承担的是武汉协和医院的重症监护病房,他风趣地说他见过凌晨1、2、3、4、5、6点钟的武汉。身为风湿免疫科教授的他在新团队中最初的角色是一名住院医师。一周后赵毅教授破格成为“带组教授”。赵毅思维敏锐,查房会诊意见切实中肯。因为接管的就是危重症病区,不少病患就是在赵毅“加大剂量,冲一冲”的决策中“捡”回了濒临坍塌的微弱生命。
“我们非常不幸被染新冠,但非常万幸,遇到了华西医疗队。”这是病患们经常对他和战友们感慨的一句话。
他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风湿免疫科赵毅。


罗卉:风湿男儿剃发抗疫 白衣执甲守望健康

1611927461952547.png

这张照片在风湿同道微信群里流传,震撼了每一个人


2020年2月7日,他万里驰援武汉。一张他在办公室剃光头发准备出征的照片传遍了风湿同道们的微信群,前方战情紧急和医者破釜沉舟的决心透过照片,震撼了每一个和他熟悉和不熟悉的风湿同道。
他从事风湿病和疑难病的诊治20余年,诊治水平高,每年接诊门诊患者1万余人次,受邀进行院内外疑难病例大会诊200余人次,明确了众多疑难病患者的诊断,2018年获得“湘雅医院十佳医生”称号。
       他是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风湿免疫科罗卉。


陈盛:抗疫当先  巾帼不让须眉

1611927527667853.png

2月17日凌晨上海,当很多人还在梦中熟睡,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接上海卫健委任务,紧急组织援鄂医疗队驰援雷神山医院。仁济医院风湿免疫科支部书记、副主任陈盛教授第一个报名上阵。出发的那一天,陈盛教授是队里的001号,也是仁济医疗队伍中唯一的女主任医师,她带领着仁济医院风湿科的娘子军,冲锋在武汉抗疫第一线,巾帼不让须眉!
她曾荣获仁济医院“教学先进个人”“科研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等荣誉。还曾入选上海市科委浦江人才计划、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优秀共产党员。她参与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理及诊疗策略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她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病科陈盛。


董凌莉:快速研究出中国风湿数据

为疫情防治积累宝贵经验

1611927769454971.png

她在2020年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市。疫情暴发后,她一边完成紧张的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一边带领团队用最快的速度完成全球首项评估风湿疾病患者新冠肺炎感染风险研究,也是第一个基于新冠感染病例和密切接触者数据集的研究。除此篇文章外,还有4篇关于风湿患者与新冠肺炎相关的论文被国际顶尖风湿SCI收录,为防疫事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疫情之初,为了给受疫情和封城影响困在家中的风湿病患者给予及时指导,她联合湖北省风湿免疫科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等专家,快速编写出科普文集,成为疫情期间,风湿病患者遵行的“百科全书”,受到患者和家属的关注和好评。
她对风湿科疑难病有独到见解,尤其在IgG4相关性疾病的诊治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她率先在国内开创ELISA检测血清IgG4水平技术,并用于IgG4相关性疾病诊治。
她是武汉同济医院风湿免疫内科董凌莉。


徐健:用愚公移山的精神  改变边远地区风湿水平低的面貌

1611927816551871.png

徐健教授疫情期间为少数民族患者诊治

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云南就有25个,其中15个少数民族为云南独有,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云南省风湿病学事业发展的整体水平仍较低。

他围绕着此地域及民族特点,制定了适应当地特色的“一市一科一中心”策略。2017年,他率先在云南省成立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疑难重症风湿免疫性疾病诊治联盟,使得“一市一科”在整个联盟中广泛推行,现已完全覆盖整个云南省的16个州市,由此逐渐带动了各个州市风湿病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培养壮大了云南省风湿病的医师队伍。

他是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徐健


获奖者说

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分会常委兼副总干事、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王迁教授表示,感谢风湿科前辈和《医师报》对年轻一辈医生的认可,今后一定不负众望,努力前行,为风湿免疫科贡献自己的力量。

北京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程永静教授表示,感谢老一辈风湿免疫科医生的带领和指引,也感谢《医师报》的关注,今后一定再接再厉,让风湿免疫事业有更好的明天。




记者手记


希望发展风湿免疫科的理念像一颗种子,通过此次评选以及其他活动落在每个人的心里,长成参天大树。通过大家的努力,共同推动中国的风湿免疫事业更快、更健康地向前发展。


责任编辑:许奉彦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