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中国医师节·健康中国 你我同行|蔡秀军院长:用高质量为百姓健康谋福祉
从高空俯瞰,杭州钱塘江畔两座建筑通体白色、造型流畅,与蓝天白云融为一体的医疗大楼格外醒目。
这是一家全新的“智慧医院”,你对医院的所有幻想,它都能满足——楼顶停机坪“空中救急”;楼下地铁直通门诊;找药、取药由电子机械臂代替人工;国内首创“平疫结合”快速切换病房……
在这里,你能体验到全程一站式的就医服务,它就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以下简称“邵逸夫医院”)庆春院区五期大楼。
五期大楼承载着医疗建筑设计的新理念、诊疗服务模式的新变革、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医疗大楼新模式以及老百姓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新期待。
如同孩子一样,蔡秀军院长看着它从无到有,再到正式启用,五期大楼融入了他多年的心血。
不仅如此,“高质量”还是邵逸夫医院的代名词。
创建仅28年的邵逸夫医院凭借硬核实力,从全国2508家三级公立医院中脱颖而出,用最短时间跻身全国公立医院“第一方阵”。
这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传奇医院呢?带着好奇,《医师报》记者走进邵逸夫医院,并专访了蔡秀军院长。
邵逸夫医院高质量发展三大秘诀
作为一家年轻公立医院,邵逸夫医院再次用成绩证明了实力——全国前十,邵逸夫医院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获得A++。
在短时间内能取得如此高质量发展的秘诀是什么?
蔡秀军院长给出了答案——邵逸夫医院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第一个由港资捐建、前期外方管理的大型公立医院。1994年,在邵逸夫先生的邀请下,美国著名的医科类大学罗马琳达大学派出十余位专家来到杭州,负责邵逸夫医院的筹建和管理。
“打造一所国际化、现代化的医院是邵逸夫先生办院的初衷,28年来邵逸夫医院也一直按照这一发展路径稳步前行。”蔡秀军院长表示,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邵逸夫医院在不断“补齐短板,拉长长板”,事实证明这条路走对了。
蔡秀军院长介绍,在实现医院高质量跨越发展上,医院管理始终围绕着三大要素。
秘诀一:以人为本 不忘初心
医院管理者要建立“以患者为中心,以员工为主体”的管理理念,邵逸夫医院五期大楼就是证明。
五期大楼俯瞰图
“五期大楼特别规划的连廊实现了院区内所有建筑物2楼全贯通,患者无需下至地面即可在不同楼宇间轻松穿梭,让就医‘风雨无忧’。”蔡秀军院长介绍,五期大楼是在狭小的老建筑群内屹立的一座大体量新楼,不仅克服了场地狭小、周边环境复杂等重重困难,还创新性地打造融合相邻性、连通性、美学性的集成式医疗大楼,在优化医疗服务流程的同时,大力缓解周边交通拥堵,创造更多崭新绿色空间。
同时,五期大楼也将“天地协同”发挥到了极致,直升飞机空中救援,为患者的转运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五期大楼楼顶停机坪
此外,医院的智慧更衣柜、独一无二的康乃馨护士服、浓郁飘香的邵医咖啡、邵医讲堂、邵医教育学院、邵医之声……无不透露着“以员工为主体”的文化内涵。
邵逸夫医院独一无二的康乃馨护士服
“在邵逸夫医院,医生和护士相互尊重、认可,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蔡秀军院长说。
秘诀二:瞄准问题 不断创新
“医院没有创新就永远不会进步。”蔡秀军院长表示,不论是在学科发展上还是在医院管理上,他都提倡“挑刺”行为。
“因为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把挑刺出来的问题解决了才能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蔡秀军院长介绍,在邵逸夫医院,涉及医疗、管理、运行等管理制度有273条,每一条都是倾听员工意见后的审慎决定。鼓励员工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才能不断改进,提升自己,造福患者,让医院办得更好、走得更远。
邵逸夫医院在医保支付上的创新同样走在全国前列。蔡秀军院长介绍,2015年医院率先在国内首家试点医保移动支付,从根本上改变大医院挂号、候诊、缴费排队长的“三长”局面。直面患者“看病难、看病烦”难题,邵逸夫医院率先启动“未来医院”建设,在国内率先实现医疗服务全流程移动智慧化改造,“掌上邵医”打通所有就医环节,院内就医流程从4.5小时缩短至1.7个小时。
同时,分级诊疗是医改的重中之重。2015年,邵逸夫医院率先建成了全国首个以分级诊疗为核心、以实体医院为主体的智慧医疗云平台,打造了一个数字化、移动化、常态化的“互联网+医院联盟+医生+健康产业”的新型医联体远程医疗协作平台。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进分级诊疗实现提供了可行思路。
秘诀三:精益求精 追求卓越
“医院在医疗质量、运行效率、医疗服务、科研创新等各项工作推进当中,必须要追求极致,做到最好。”蔡秀军院长分享了一个在建设五期大楼时的小故事——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医院地面上车辆给患者和员工带来的影响,给患者一个好的就医环境,医院扩大地下承载面积,规划900余个停车位,大大缓解停车压力。
与此同时,针对我国公共卫生资源的实际情况,蔡秀军院长提出在建设中的五期大楼病房区域内“加装一扇门”,打造“平疫结合”快速切换病房的设想。
“平疫结合”快速切换病房模型展示
根据新设计,每个楼层增设隔离门,启用缓冲区,一旦疫情来袭,关闭隔离门,普通病房就能快速切换成符合“三区两通道”要求的呼吸道传染病房,相关病区马上进入隔离状态;平时,医院相关单元仍然各司其职,正常转接诊。这一设计巧妙地化解了“战时床位供不应求、平时资源无辜浪费”的尴尬局面。
“做任何一件事不能说差不多就行了,必须要追求极致,能做到最好就尽量做到。我对自身是这样的要求,对带领的团队也是一样,对医院发展更是如此。”蔡秀军院长说道。
“两高一低”发展原则不会变
蔡秀军院长不但是一名优秀的医院管理者,而且还是一名技术精湛的外科大夫。
在长期的临床一线工作中,蔡秀军院长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并完成了国内病例数最多的腹腔镜肝脏切除术,在国际处于领先技术⽔平。
蔡秀军院长正在为患者进行手术
在蔡秀军院长的带领下,医院在完全腹腔镜绕肝带法二步肝切除术等多项技术和手术术式上国内首创,填补多个空白;开发腹腔镜刮吸法断肝技术、腹腔镜下区域性肝血流阻断技术、腹腔镜二级脾蒂离断法脾脏切除技术等腹腔镜新技术,显著提高腹腔镜技术的安全性;主持制定并编写中国首部腹腔镜肝切除操作指南。在微创领域的系列创新使邵逸夫医院在国内获批全国⾸个微创医学领域国家⼯程研究中⼼。
近期,蔡秀军院长带领团队完成的“可降解支架的研制与支架法肠吻合术、支架法肠道转流术的创建及应用”让低位结直肠癌患者免受挂“大便袋”和二次手术之苦,大大缩短治疗周期,减轻患者负担。
“时代在变革,百姓的需求在改变,但无论怎么变,‘高医疗质量、高医疗效率、低医疗风险’两高一低的发展原则不会变。”关于医院未来的发展,蔡秀军院长还有许多畅想和考虑。
“未来的邵逸夫医院将不断输入新内涵、不断以改革创新为强大动能,用更加智能化、人性化、专业化、国际化的标准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综合能力,以更好的技术、更优的服务、更高的效率为百姓健康谋福祉,持续提高国内、国际影响力,用高质量说话!”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西北首例!我院成功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乳腺癌根治重建术
2025-04-29 -
new专家心声 | 郑劲平教授专访:小气道功能检测的标准化挑战与未来方向
2025-04-03 -
new超越减重,再启“心”程!诺和盈®中国说明书纳入心血管获益结果
2025-04-22 -
new六位一体护脊柱,三年追踪见成效 | 全国青少年脊柱与视力健康专项行动(日照站)
2025-04-21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