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力民教授:让内膜息肉不再长
医师报讯 (融媒体记者 宋箐)深入子宫内部,你将看到一个难以想象的神秘世界。暗无天日的宫腔内,子宫内膜在周而复始地生长变厚、变厚脱落、脱落变薄,直至女性绝经的那天到来。除了创造新生命这个特殊的过程,子宫内还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最常见的是发生子宫内膜息肉。
“人类第一次看到女性的宫腔,就看到了内膜息肉。”这段历史不可否认地证实了内膜息肉是一个宫腔内最常见的疾病。今年7月发布的《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诊疗路径》(以下简称《路径》)指出,内膜息肉可发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其常见症状为异常子宫出血、不孕,或无明显症状。
即诊即治时代来临
“内膜息肉和别的疾病还不太一样,其超过一半的患者都没有明显症状,大多在体检中发现,往往容易让人忽视它。”《路径》共同执笔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妇产科主任冯力民教授强调,内膜息肉不仅会引起不孕,甚至还会导致癌变,恶变率接近3%,因此一定要引起重视。
冯力民教授
多年前,一名女性患者因接触性出血找到冯力民教授看病,既往她看了多家医院也没查出个所以然来,非常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病因。“接触性出血,大专家都知道要排查宫颈病变,但那时很少有人知道,息肉同样会造成这样的症状。”给患者做宫腔镜后,确定是息肉,冯力民教授顺手就把它切了,困扰患者三年的接触性出血立马就治好了。
冯力民教授指出,宫腔镜手术结合术后病理是诊断宫腔内疾病的金标准。随着宫腔镜技术的普及和设备的改进,门诊宫腔镜下即诊即治已成为全世界宫腔镜手术的发展趋势,且越来越多的患者从中受益。
一名无明显症状的女性体检后偶然发现息肉,就诊医院建议她住院手术治疗,疫情常态化管理期间,患者排队几个月好不容易住院把息肉切了之后,医院随访电话又告诉她:“你这息肉虽然切了,但还得再住院在宫腔镜下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LNG-IUS),要不然容易复发。”
一听这话,患者就急了,“我也没什么症状,为了这点事,折腾了多少回!”有没有不那么折腾的方法?为此,她找到了冯力民教授。考虑到患者的情况,冯力民教授给出了自己的方案:“我知道你工作忙,但LNG-IUS得放,我们这不需要住院,门诊就能直接放,同时也能做宫腔镜,保证准确放置。”
门诊宫腔镜下即诊即治不仅能做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节省患者的时间,同时也能更好地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对于有经验的大夫来说,即看即治很容易实现。但经验不够的情况下,跟着《路径》分步走治疗才是最好的方法。” 冯力民教授说。
把握息肉诊疗的“度”
《路径》指出,子宫内膜息肉的患病率因人群不同而异,成年女性子宫内膜息肉患病率为7.8%~34.9%;不孕人群中子宫内膜息肉占6%~32%;绝经前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10%~40%发现有子宫内膜息肉。整体而言,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
除了高发病率,内膜息肉的复发率也不容乐观。相关数据显示,其术后复发率为 6.2%~29%,术后复发时间几天至几年不等。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么多年反反复复,每年看息肉都要跑好几趟医院,每次还要请假出去看。”很多患者都在感叹息肉治疗之难。冯力民教授形象地形容内膜息肉像韭菜,割了又长。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内膜息肉的治疗,去除息肉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内膜,保护生育功能,有时对内膜保护的重要性甚至更高于对疾病本身的治疗。”谈及内膜息肉的治疗,冯力民教授认为,既不能过度诊断和治疗,也不能无视它,最后让它恶变。但这个“度”要怎么掌握,《路径》回答了这个问题。
《路径》强调,25%的子宫内膜息肉都是功能性、可剥脱的,可以采用孕激素治疗。75%的不能随着月经剥脱的息肉才需要手术治疗,且术后需结合患者情况分成两类予以后续治疗。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用天然孕激素抑制内膜再生息肉,如果合并排卵功能障碍者可以在孕激素调经的基础上进行促排卵治疗,让患者尽快达到妊娠目的;对于没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则建议使用LNG-IUS来抑制复发。
“息肉什么时候治,哪种治疗方案最好,拿什么治,如何获得最大的卫生经济学效益?以前业内比较模糊,这次《路径》都给出了明确建议。”冯力民教授说,这是妇科领域的第一份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路径。
让更多患者从中获益
宫腔镜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发布这样一份《路径》最切实际、最实用、最适合中国国情。随着《路径》的落地,将进一步推动内膜息肉诊疗规范化和同质化。
陕西省宝鸡市人民医院寇莉医生对此深有感触,“指南共识的要点需要每个人自己去归纳、总结,而《路径》极具指导性,每一步该怎么走都写得很清楚,让我们的诊疗思路更加清晰明了。掌握好《路径》,规范化治疗息肉,不仅可以规避医疗风险,降低医患矛盾,还能很好地提高医生成功诊疗的成就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许仲婷医生同样表示,《路径》实操性强、便捷,往办公室墙上一贴,对照着看病就行,“从天坛医院进修回去,我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给我们科里的大夫做二次培训。”
“同一种疾病,在南疆可能是这种治法,在乌鲁木齐则可能是另一种治法。要达到同质化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路径》则能大大推动这一进程。这种更简单、更简洁的临床路径让所有大夫一学就会。这种同质化为目的的临床路径,对于西部和更基层的地区来说,意义更大。”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徐新燕医生说。
内膜息肉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患者基数大,做好诊疗工作意义重大。甘肃省妇幼保健院脱勋元医生表示,近年来,宫腔镜技术发展迅猛,国内二级以上医院均配备了宫腔镜设备和器械。对于大部分医院而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技术手段不规范,且意识层面也不够重视。出台《路径》并不断培训,是提升基层医生规范化诊疗水平的重要途经。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一直是我国医疗领域的痛点,业内也在不断探索医疗服务同质化实现的途径,《路径》的发布是一个重要的尝试。” 冯力民教授解释说,找一个多发病、常见病去做同质化诊疗,才行得通,才有意义。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路径》进一步落地,让更多患者从中获益!”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5-062025
在城市的街道上与死神赛跑 | 市急救中心三分部急救人员公交车上的生命接力
-
new在城市的街道上与死神赛跑 | 天津市急救中心三分部急救人员公交车上的生命接力
2025-05-06 -
new津京生命接力!天津市急救中心 成功完成首例ECMO危重患者跨省转运
2025-05-06 -
new三月春风见证场场奔赴 不同维度构筑生命防护
2025-05-06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