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知多少?身心一体,治愈病痛
在开始介绍今天的内容之前,先请大家看几个真实发生的案例:
--带状疱疹误终身。来自新疆克拉玛依的成先生,数年前因为突发的后枕部带状疱疹,落下了严重后遗症。从此,闪电样、刀割样、牵扯样、蚁咬样等各种形式的疼痛常常交替发作,高峰时每分钟发作超过40次,让他痛不欲生。这几年来,成先生辗转国内多家医院求医,也没找到缓解疼痛的办法。后来,普通止痛药对他已经失效了,他甚至用上晚期癌痛治疗药物——强阿片类止痛药羟考酮。疼痛逐渐加重,药量越用越大,近1年来,他需要每天服用20多片羟考酮。人也越来越焦虑,坐立不安,无法入眠。
--能坐不站,能站不走-一名花季少女的人生宗旨。来自苏州的王小姐,2年前车祸后诊断为粉碎性骨折,进行手术复位及钢板内固定。而后觉得有异物感,就取了钢板,开始拄拐,2个半月后脱拐。自诉疼痛难忍,每天都在考虑脚的问题,逛街、爬山不能去,就连散步,都要省着脚用。抑郁绝望的时候,快对人生失去信心了。
对于上面提到的案例,可能类似的事情就在我们身边发生过。这两个例子都属于难治性慢性疼痛并发心理疾病。疼痛既是感觉上的又是情感上的一种经历,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躯体的痛苦最终会引发心理的障碍。幸好,他们及时就医,最终在疼痛以及心理门诊的联合治疗下得到了身心的痊愈。
慢性疼痛,被称为“无声流行病”
慢性疼痛(Chronic pain),被称为“无声流行病”,多数由组织损伤、慢性疾病、心理因素等原因导致,表现为一种急性疾病或一次损伤所引起的疼痛持续超过正常所需的治愈时间,或疼痛缓解后间隔数月或数年复发或反复发作,通常表现为超过3个月以上的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
据流行病学调查统计,全球约有20%的人口患有慢性疼痛,并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优先事项”。慢性疼痛的发病率在美国约为20.4%,在英国为13%~50%,在我国,发病率高达41.3%~52.99%,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持续的疼痛刺激会引起睡眠不佳,产生焦虑、抑郁、灾难化认知等负面情绪,而负面情绪可能会伴随其他情绪障碍,如述情障碍、认知缺陷甚至自杀。因此,在治疗躯体疼痛的同时,伴随的心理问题也亟待解决。
慢性疼痛的治疗难点
慢性疼痛的治疗到底难在哪里呢?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要避免阿片类药物的依赖和滥用;二是要进行疼痛的多模式镇痛;三是要积极防治慢性疼痛引发的心理疾病,促进身心康复。
第一点,避免阿片类药物的依赖和滥用。大量调查数据表明阿片类药物仍然是慢性疼痛治疗的主要药物。长期、大量使用阿片类药物,带来的是不可忽视的问题——阿片类药物的依赖和滥用。前面提到的带状疱疹慢性后遗痛的成先生,每天需要服用20多片羟考酮,显然已经产生了阿片类药物的依赖。
要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又该如何控制顽固的慢性疼痛呢?这就是所说的第二点,请多模式镇痛以及神经介入手术来帮忙。利用多种不同靶点的药物、使用多种控制疼痛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联合治疗,进而有效控制疼痛,促进康复。由此可见,顽固性慢性疼痛往往需要在设备先进、学科完备、技术力量雄厚的三级医院进行治疗,并不是吃点药片就能解决问题的。
第三点,积极防治慢性疼痛引发的心理疾病,促进身心康复。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包括了感觉、情感、认知和社会成分的痛苦体验。长期的痛苦折磨极易诱发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精神心理疾病。在20世纪40年代,塔科马总医院的John Bonica等人意识到,慢性疼痛由于其复杂性,需要生物、心理、社会多学科的综合治疗方法,随后,慢性疼痛的跨学科疗法在世界各地发展起来。多学科联合治疗拥有疗效好、花费少、医源性并发症低等方面的优势。尽管跨学科疗法的组成部分有所不同,但典型的跨学科治疗方案包括以下三者:(1)药物治疗,(2)分级的物理治疗和运动锻炼,(3)疼痛和心理的综合治疗。我们要认识到慢性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病痛,对疼痛的认识、剖析、诊断、评估、治疗及康复涉及基础医学学科和临床学科的方方面面。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不能充分解决其相关的问题,只有多学科合作,才能更好地诊断疼痛的原发病、认识疼痛的性质、评估疼痛的程度,减少慢性疼痛引发的生理心理问题,才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慢性疼痛的治疗和康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日常生活中该如何进行预防呢?首先就是要避免损伤,防止急性疼痛的发生。尽量保持身体健康;适当营养,合理饮食;规律运动,适当锻炼;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舒缓压力;搬运重物时格外小心,避免受到伤害。
其次,是要避免急性疼痛慢性化。损伤后的疼痛如果迟迟未愈,应当及时就医,避免发展成慢性疼痛,影响生活质量。专家建议:当疼痛超过1个月,就有必要去医院进行正规的检查、诊断和治疗。治疗的目的是使慢性疼痛病人的身心经过综合治疗得以康复。
慢性疼痛日常需注意什么?
万一有了慢性疼痛,那么除了去医院,我们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呢?
一是要在医生和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运动。运动疗法是运动在医学中的应用,是以运动学、生物力学和神经发育学为基础,以改善躯体、生理、心理和精神的功能障碍为主要目标,以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为主要治疗因子,以提高或维持身体素质为目的。运动疗法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防治组织粘连,从而影响体内疼痛处理系统,并可进一步改善心理行为效果。对于软组织疼痛,运动可以使肌肉及筋膜炎症消退、痉挛解除、肌力增强,可使疼痛症状逐渐减轻。对于因为疼痛导致的肌肉废用性萎缩,运动也有非常好的效果。此外运动还可以使身心愉悦,减少疼痛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是要进行慢性疼痛的自我教育。了解疾病相关常识,特别是疼痛相关的医学知识。认知行为治疗可能是当前慢性疼痛病人最好的治疗手段。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治疗很少缓解疼痛,但是可以显著改善心理和躯体功能的指标。通过心理疏导,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心理障碍。这种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自我康复方法被推荐用于顽固性慢性疼痛的治疗。该方法代表的是一种积极的选择和心态,使患者形成一种对自身疼痛及其影响进行控制的个人感觉。要明白求医的目的不是为了更好的医学治疗,而是为了获得更好的身心康复。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5-062025
在城市的街道上与死神赛跑 | 市急救中心三分部急救人员公交车上的生命接力
-
new在城市的街道上与死神赛跑 | 天津市急救中心三分部急救人员公交车上的生命接力
2025-05-06 -
new津京生命接力!天津市急救中心 成功完成首例ECMO危重患者跨省转运
2025-05-06 -
new三月春风见证场场奔赴 不同维度构筑生命防护
2025-05-06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