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行业动态/详情

金震东教授 | 超声内镜已成为消化内镜三大核心技术之一

时间:2023-03-09 11:11:13来源:未知作者:裘佳 阅读: 226268

医师报讯 (融媒体记者 裘佳)“超声内镜技术(EUS)自问世以来已有40多年历史,在我国也已应用了30余年,已从原来的小众内镜技术发展为与ERCP、ESD并驾齐驱的消化内镜三大核心技术(统称3E)之一。”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内镜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执行主任金震东教授介绍,如今,超声内镜已成为判断消化道肿瘤性质和浸润深度以及治疗的必要设备,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胰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已把超声内镜作为胰腺癌定位和定性诊断最准确的方法。“可以说,一个稍具规模的消化内镜中心,没有超声内镜是不完整的,也够不上先进。”

金震东 教授


我国超声内镜诊疗飞速发展的十年


超声内镜在我国消化系统疾病应用中发展迅速。金教授近期统计的2012-2022年全球超声内镜在消化系统疾病的应用现状数据显示,全球2012-2022年发表超声内镜诊断相关文章6000余篇,治疗相关文章4500余篇,数量排前三位的分别是美国、日本和中国。而在2012年,我国相关文章数量排在全球10位之后。


金教授表示,器械的更新推动着超声内镜的发展,《中国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抽吸/活检术应用指南(2021,上海)》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早在2016年金教授担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超声内镜学组组长时曾牵头发布过中国超声内镜穿刺指南,而之后的5年,超声内镜穿刺的器械上发生了革命性改变。“以前主要应用FNA类型抽吸术,现在已进入FNB的时代,即切割式活检。活检结果作为患者化疗、免疫治疗或靶向治疗的判定依据。该指南非常受重视,已成为全国几百部指南里前100位的重要指南。”


在此基础上,一系列的专病诊疗共识正在逐步推进。金教授介绍,今年《中国胰腺假性囊肿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意见(2022年)》已发布,可以说是超声内镜治疗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的一个指标。“以前治疗假性囊肿,大部分是开腹手术,置管引流,现在则基本以超声内镜为主。微创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也会省下很多步骤,减轻经济负担。”金教授表示,我国对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支架的引入和研发,使该共识在推动技术更广泛和规范应用上显示出了更高的价值。据悉,另一部共识——中国胰腺囊性肿瘤内镜诊断共识,也将在12月发布,为胰腺囊性肿瘤危险分层等方面提供依据。“未来,希望围绕消化系统常见病,结合超声内镜较密切的专病制定一系列共识、指南,为临床实践带来指导,让更多患者共享科技发展的红利。”

亟需大力推进超声内镜技术培训


“尽管超声内镜设备得到飞速发展,技术的普及却未尽如人意。”金教授分享了一组数据:2012-2019年,我国超声内镜设备引入量增长近170%,同期欧美国家包括日本的增长量仅在50%左右,然而在我国,反映超声内镜应用的核心指标,即超声内镜穿刺的增长量不足60%。数值的巨大差异体现了我国在超声内镜培训方面的欠缺。


为此,在担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超声内镜学组组长期间,金教授带领学组做了很多努力,包括手把手培训,与奥林巴斯公司联合创办中国EUS网,进行网络培训、疑难病例专家讲座、文献阅读等。“希望我们国家有更多的培训基地,更多的网站、培训班,使我们国家的年轻医生,尤其超声内镜医生得到快速成长,满足我们国家对超声内镜的需求。”




责任编辑:王璐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