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行业动态/详情

医生泄露知名女演员病历被拘,这些行为涉及侵犯患者隐私权!

时间:2023-12-15 14:14:13来源:医师报作者:张玉辉 尹晗 阅读: 263701

患者隐私,不容侵犯,泄露患者隐私的行为一经查处,必将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12月14日,据@平安北京顺义消息:近日,顺义公安分局查处一起散布他人隐私案件。经查,12月11日,符某某(男,36岁)利用其在顺义区某医院工作的便利,出于炫耀目的,将一名病患的个人病历拍照发至微信群,导致信息扩散,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目前,顺义公安分局已依法将符某某行政拘留。

此前,疑似已故知名演员周海媚的电子病历截图流出,病历上记载了周海媚个人资料、就诊时间等相关信息,而病历上显示医院正是北京顺义区某医院。

 

公民依法享有隐私权不得侵犯
 

每个人的健康状况都是个人的隐私。尤其是患者的就医情况、病情、诊断报告、病历资料等属于更为私密的隐私信息。但近年来,演艺界人士就医信息被泄露的情况却屡见不鲜。

2019年,歌手林俊杰在镇江演唱会结束后,因感冒前往当地医院就诊,事后,林俊杰使用过的针头和注射液包装袋居然被人在网上售卖,并有医护人员轮流躺“林俊杰睡过的床”拍照留念视频流出。谢霆锋、邓伦、林更新等公众人物都有过就诊信息被外泄的经历,甚至有一位明星的手术安排也被泄露。

“无论是公众人物,还是普通百姓,都享有隐私权。”此前,《医师报》报道的《妇科男医生发布患者隐私照,“放浪形骸”或将受严重惩罚》事件中,中国医师协会医疗风险管理委员会常委、北京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李惠娟律师就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以下简称《医师法》)第五十六条、《护士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医师和护士在执业活动中泄露患者隐私或者个人信息的,会受到县级以上卫生主管部门警告、暂停执业活动直至吊销执业证书的行政处罚。《医师法》第五十八条规定:严重违反医师职业道德、医学伦理规范,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或者责令停止非法执业活动,五年直至终身禁止从事医疗卫生服务或者医学临床研究。

 

保护患者的隐私是我国

卫生法律法规始终坚持的原则


       “患者的隐私权为何得不到保护?”医法汇创始人张勇律师告诉《医师报》记者,泄露患者隐私的行为是极其严重的,不仅违反了法律和道德规范,还严重侵犯了患者的权益和尊严。这种行为不仅可能导致患者身心受到伤害,还可能对医疗机构的声誉和信誉造成严重影响。医疗机构应尽对患者隐私保密的义务,泄露患者隐私,情节严重的,卫生主管部门还可追究医疗机构责任。

       “保护患者的隐私是我国卫生法律法规始终坚持的原则。”张勇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有关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对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保密。泄露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或者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民法典》规定得很清楚,即使未造成损害,只要泄露了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就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张勇指出,此外,今年10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并发布的《患者安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中亦提到,防止数据泄露、毁损、丢失,严禁任何人擅自向他人或其他机构提供患者诊疗信息。

        “上述规定体现了我国卫生法律法规对患者隐私权保护的重视,已故明星周海媚的电子病历截图遭泄露已经侵犯了其隐私权,违反了上述规定,涉事医务人员应当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甚至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张勇表示,对于泄露患者隐私的行为必须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包括加强法律监管、提高安全意识、打击非法行为等,以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和权益。同时,患者也应当了解自己的权利和利益,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链接

       此外,12月13日,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也在其个人公众号发文,进行法律解读。他表示,《民法典》第九百九十四条明确规定:“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等受到侵害的,其配偶、子女、父母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死者没有配偶、子女且父母已经死亡的,其他近亲属有权依法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死者的名誉、肖像、姓名、荣誉称号等权利并不随着死亡而彻底的消失,而是可以由其近亲属继续维护,这既是对死者的尊重,也是对生者利益的保护。因此,符某某还将面临民事责任。

        除了泄露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或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外,以下行为也可能涉及隐私权:

1、未经患者同意,将患者的个人信息用于非医疗目的,如研究、统计等。

2、未经患者同意,向他人透露患者的医疗记录或病情。

3、在医疗过程中,医生未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患者的隐私,如未使用遮盖物、未关闭门窗等。

4、医生在社交媒体或其他公共场合披露患者的个人信息或病情,可能对患者的隐私造成损害。

以上行为都可能涉及医生的隐私权,医生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确保患者的隐私得到充分保护。


责任编辑:管颜青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