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科普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科普/科普在线/详情

磁共振波谱分析(MRS)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时间:2024-01-08 10:02:14来源:廊坊爱德堡医院作者:修丽佳 阅读: 441657【发表证书】

多数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其代谢演变的速度远早于病理实状的改变,因此,发现病灶的早晚,极大程度上决定着治疗效果的好坏。磁共振波谱分析(MRS)是一种无创性检测活体组织生化变化及代谢情况的技术,其能检测到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检测不到的异常,给予医生判断病情的依据。那么MRS的工作原理及临床上是怎么使用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MRS是什么?

MRS是通过谱线轮廓共振形状、谱线定位、谱线面积来分辨不同的化学物,呈现各组织的代谢状况,其能检测:显示新生儿缺氧、肝性脑病、癫痫、痴呆、中风、脓肿、肿瘤等所导致的代谢变化,检测神经系统之余,还能检测胆碱(CHO)、肌醇(ml)、脂质(Lip)、乳酸(Lac)、谷氨酸(Glx)、冬氨酸(NAA)等代谢产物的变化,临床常应用MRS检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二、MRS的原理

原子核都带有电荷,存在自旋的量子核(自旋量子数不等于0)会产生核磁矩,此核处在外磁场环境中,会用2种形式排序,2种取向就会形成能量差,原子核磁矩会绕外磁场方向旋转。频率为赫数量级(波长约1~1 000m)的电磁波能与处在强磁场中磁性原子核互相干扰,使原子核产生磁能级的共振变动,以促其吸收信号,此运作过程即为MRS的工作原理。

三、MRS的临床应用

1.肝脏疾病。Glx对神经递质的调整和灭活造成影响,这两种代谢物在同一时间产生共振,其波谱用总数显示,这类疾病患者MRS检查中波峰在2.1-2.5ppm之间。

2.脑囊肿。未经药物治疗的脑囊肿患者,MRS可显示出脓肿中央囊性部位正常代谢物较少,如:氨基酸、丙酮酸、琥珀酸、异亮氨酸和亮氨酸等。

3.脑梗死。脑梗死患者在MRS检查中,H波普可见NAA下降,Lac增加,CHO和CR下降。P波普会出现PCR和ATP下降,PI升高,PCR或PI下降出现于ATP之前。

4.脱髓鞘性病变。慢性非强化病灶:在MRS检查中NAA、CHO含量均下降;ml含量升高。急性强化病灶:CHO含量升高,NAA正常;ml含量升高。

5.肿瘤。肿瘤患者在MRS检查中乳酸信号强度增强。其中有两个显著的共振峰,在较短TE(136ms、144ms)时呈现为倒置双峰,在较长TE(272ms、288ms)时呈现为正向双峰。

6.急性缺血性脑卒。高乳酸、高脂和低NAA,就表示患者有急性缺血性脑卒。

7.癫痫。颞叶癫痫通常通过高分辨率的MRS检查来评估,检查显示NAA减少,这代表了神经元存在缺失。

8.遗传性疾病。正常新生儿MRS检查结果CHO为最高峰,NAA低于CHO,1岁之后髓鞘化逐渐形成,髓鞘逐渐发育,CR相对稳定,Lac峰检测不到。如有异常,MRS检查结果会与此相反。

综上,MRS在临床诊断方面进步颇大,但该技术宽泛应用到临床医学检验中还受到一些局限,应在使用期间不断总结经验并作出改进,以促进不同医学诊治手段、多疾病领域临床检测效果的共同发展,推动MRS技术标准化、规范化、精准化。

 

 


责任编辑:李慧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