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肿瘤那些事 | 封伟亮教授:健康和美丽可兼得,保乳整形大有可为
近年来,乳腺癌发病率不断上升,已成为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外科治疗是早期乳腺癌治疗的基础,传统的全乳切除术会影响身体美观,给患者身体、心理造成巨大的创伤[2],而保乳整形术具有安全性高、疗效显著等优势。此次《医师报》特邀浙江省肿瘤医院封伟亮教授分享保乳整形、乳房整形安全性问题、学科发展等相关知识,为乳腺健康问题进行专业解答。
保乳时代:健康美丽双重追求,保乳整形手术应运而生
2020年数据显示,女性乳腺癌跃升成为全球癌症发病谱和全球女性癌症死亡谱首位,我国乳腺癌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全球的18.4%和17.1% [3],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乳腺癌整体治疗水平取得显著提升,临床开展以外科治疗为核心的综合治疗极大改善了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保乳手术则是其中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随着医疗技术的日益精进,20世纪80年代后期逐渐进入保乳时代,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已经证实,保乳手术(Breast Conserving Surgery,BCS)联合放疗与全乳切除术具有相同的肿瘤安全性和存活率,甚至有部分研究表明其更能有效提高总生存率(图1),同时可保留女性形体的完整性而使其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6]。
保乳整形即将乳房整形理念与保乳手术相结合,隶属于前沿交叉学科,最早于1993年由欧洲一名外科医生首次提出,最初流行于欧洲,最终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近年来也在国内外开始快速发展[4]。
当前,我国手术量较大的医院里保乳整形手术开展尤其广泛。国内专家于2022年汇编《乳腺肿瘤整形与乳房重建专家共识》,进一步为临床开展保乳整形提供规范和技术指导[5]。保乳整形手术主要是利用整形和重建外科技术修复保乳手术造成的乳房缺损,通过隐蔽切口、乳头乳晕移位、腺体瓣及皮瓣转移等手段,弥补切除乳腺组织后的凹陷畸形,使术后乳房外形更自然,双侧乳头乳晕更对称,大幅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美容效果。
图1 接受保乳手术和乳房全切治疗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6]
安全为先:严格掌握保乳整形适应症和手术禁忌,扫除患者担忧
开展保乳手术需遵循两点原则和要求:
1.保证肿块的完整切除,即要求达到阴性切缘。若肿瘤病灶无法完全切除,则易导致局部复发率增高;
2.完整切除肿块后,须保证乳房有可接受的美学外形,防止乳房畸形。
此二者为保乳手术成功与否的参考标准,也是保乳手术的意义所在,临床应严格遵循。
同时,保乳整形手术存在以下禁忌症:
1.未能做到肿瘤完整切除,例如乳腺癌病变广泛,且难以达到切缘阴性,或乳腺癌表现弥漫分布的恶性特征钙化灶,或肿瘤经局部广泛切除后切缘阳性,再次切除后仍不能保证病理学检查切缘阴性者;
2.不能耐受放疗或无法接受放疗,例如既往胸部有过足量的放疗史,无法继续放疗,或有皮肤相关疾病,不能耐受放疗,或所在地医疗资源匮乏,缺少放疗条件等,妊娠期间也不可以放疗,对于妊娠期妇女,保乳手术可以在妊娠期完成,而放疗可以在分娩后进行;
3.患者拒绝性保乳手术;
4.炎性乳腺癌。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术前采用化疗或靶向治疗等新辅助治疗手段,可以将不可保乳转变成可保乳,结合保乳整形技术,拓宽了保乳术的适应症,极大提高了保乳比例。当然跟所有外科手术一样,保乳整形手术也需考虑相关安全风险:如切口感染、切口愈合不良、皮瓣坏死以及肿瘤的复发与转移等。
如今年轻的乳腺癌患者越来越多,这些患者常担忧接受保乳整形手术以后,是否会影响正常生育和哺乳功能。据研究表明,保乳手术整体不会影响哺乳功能[7],但在进行保乳整形手术时,为达到双乳对称,可能需要进行乳头乳晕的再中心化,需要进行腺体瓣等游离、转移及重塑等,此过程可能会损伤运送乳汁的乳管,造成排乳不畅。
攻坚克难:多方协力助力保乳整形学科建设,浙江省肿瘤医院坚守保乳阵地
保乳整形的发展之路仍面临诸多挑战:保乳整形是一门新兴学科,该理念引入国内为时尚短,国内尚未统一认可;保乳整形操作复杂、系统且精细,涉及术前评估、确定切除范围、术式策略、术前规划,填充方案等,难度较高;保乳整形手术切口较长,容易留疤,相对于欧美国家人群,亚洲人群的疤痕体质更易影响美观;基层医院外科医生缺少手术经验和整形技术培训机会,保乳经验匮乏等;肿瘤患者对美学要求较高,整形外科和肿瘤科的交叉呼声日渐强烈,但当前发展仍存不足,例如我国开展整形美容麻醉业务的医疗机构等级分布不均衡(图2)[8]。
图2我国开展整形美容麻醉业务的医疗机构等级分布(A.公立医疗机构;B.非公立医疗机构)[8]
为攻克以上难题,倡导国家、相关抗癌协会、医师协会对保乳整形开展指导规划,促进临床专家共识、指南的发布与更新,鼓励临床医生开展学术交流和宣讲,树立保乳整形观念,促进技术交流;鼓励临床医生坚持探索学习,精进保乳整形的切除缝合技术,实现三个目标:肿瘤切除彻底完整,外形美观,切口隐蔽;积极进行人才培养,定期开展乳腺肿瘤整形继续教育学习班,规范医师保乳整形手术相关资质,增加相互学习提高技术的进修机会。
浙江省肿瘤医院乳腺中心始终致力于开展保乳整形和乳房重建,已积累了丰富的相关经验,成为省内保乳先锋,致力于推动保乳领域进一步发展,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多样选择,保住生命留住美。
封伟亮教授总结
随着肿瘤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保乳整形与乳房重建在国内应用呈显著增高趋势,保乳整形可以彻底完整切除肿瘤并保留乳房,同时实现外形美观和切口隐蔽化的美学目标,优势显著且前景广阔。未来仍需攻坚克难,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促进保乳整形持续发展,造福更多患者!
专家简介
封伟亮 教授
浙江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医疗组组长
浙江省医师协会乳腺肿瘤专委会青委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数理医学会乳腺临床试验专委会青委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浙江省医师协会乳腺肿瘤专委会乳房整形重建学组委员
浙江省生育保存联盟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疾病专委会浙江分会委员兼秘书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乳腺疾病专委会青年委员
参考文献(向上滑动查看):
[1]赵烨,赵菁,李开富等.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辅助假体一期乳房重建能明显改善美容效果和生活质量:附68例乳腺癌患者一期乳房重建效果评估[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22,29(05):623-631.
[2]何思怡,李贺,曹毛毛等.全球及我国女性乳腺癌疾病负担年龄分布及变化趋势[J].中国肿瘤,2023,32(01):1-7.
[3]Wrubel E, Natwick R, Wright G P. Breast-conserving therapy is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survival compared with mastectomy for early-stage breast cancer: a propensity score matched comparison using the national cancer database[J]. 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 2021, 28: 914-919.
[4]冯凌云.球拍形保乳整形术与非整形保乳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对比[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9):2.
[5]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乳腺外科医师委员会,上海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乳腺肿瘤整形与乳房重建专家共识(2022年版)[J].中国癌症杂志,2022,32(09):836-924.
[6]De La Cruz L, Blankenship S A, Chatterjee A, et al. Ann Surg Oncol, 2016, 23(10): 3247-3258.
[7]廖宁.整形技术在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20,14(03):194.
[8]刘殷成,华一佳,曾天宇等.脱细胞真皮基质在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中的应用进展[J].临床肿瘤学杂志,2021,26(05):470-475.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西北首例!我院成功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乳腺癌根治重建术
2025-04-29 -
new专家心声 | 郑劲平教授专访:小气道功能检测的标准化挑战与未来方向
2025-04-03 -
new超越减重,再启“心”程!诺和盈®中国说明书纳入心血管获益结果
2025-04-22 -
new六位一体护脊柱,三年追踪见成效 | 全国青少年脊柱与视力健康专项行动(日照站)
2025-04-21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