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介明教授:从高原上出高峰,从“精英”中发掘人才丨第四届“中青年呼吸精英榜”揭晓
“从高原上出高峰,从‘精英’中发掘人才,成为呼吸学科的顶尖专家。”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瞿介明教授说。
9月21日,第四届“中青年呼吸学者精英榜”“基层中青年呼吸医生精英榜”推选宣传活动总结会在浙江杭州召开。活动由《医师报》主办,扬子江药业集团公益支持。呼吸精英推选宣传活动自4月11日启动以来,有300余名医生报名参与,经组委会初筛和权威专家线上评审,最终推选出中青年呼吸精英—学术成绩、临床创新、优秀带教、爱心公益系列,和基层中青年呼吸精英,共计50名荣誉获得者以及10名提名荣誉获得者。
现场合影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瞿介明教授;候任主任委员、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副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为民教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委、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玮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宋元林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徐金富教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青年学组副组长、浙江大学医学院应颂敏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张静教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办公室刘亚君女士;《医师报》执行社长兼执行总编辑张艳萍,出席本次活动。张静教授、《医师报》副总编陈惠主持本次活动。
瞿介明教授致辞
瞿介明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呼吸精英推选宣传活动历经四届,遴选出200余位“精英”,这些“精英”也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取得一定成绩,成为呼吸学科年轻医师的榜样。
“在场的精英们,都处于30~40岁,是思想最为活跃,精力最为充沛的年纪。”瞿介明教授表示,精英们要有思想、有火花,要临床、科研全面发展,成为“精”“英”一体的人才。“精英”是呼吸学科的青年才俊,也是呼吸学科年轻医师的榜样,希望今天在场的“精英”以此为新起点,未来敢想、敢拼、敢干,为呼吸学科的未来做出更多贡献。
瞿介明教授指出,在“三驾马车”的引领下,呼吸学科正在由大学科朝着强学科发展,并且向着先进学科迈进。先进学科需要文化、精神、氛围的全面先进,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人”要“先进”。“精英”正是呼吸学科中最为先进的青年人,是呼吸学科发展的中流砥柱。呼吸学科未来能走多远、有多少竞争力,在于呼吸青年、呼吸少年,在于呼吸学科的“精英”们代代传承,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唯有如此,呼吸学科才能一代更比一代强。
曹彬教授致辞
“呼吸精英的推选宣传活动见证了青年医师的成长,为刚刚步入呼吸学科,以及即将选择呼吸学科的年轻医师树立了榜样。”作为专栏主编之一,曹彬教授表示,“榜样”引领年轻医师朝着更为优秀的方向发展,成为呼吸学科的“顶梁柱”。“从青年医师成长至今,我离不开师长的引领与指导,未来也愿为更多呼吸医师的成长搭桥铺路。”曹彬教授说。
张艳萍执行总编辑致辞
“呼吸学界正在‘呼呼呼’地往上成长,正在从大学科发展为强学科。”张艳萍执行总编辑指出,学科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成为先进的学科更需要先进的人才支撑。呼吸学界的前辈们已为青年呼吸医师树立榜样,青年呼吸医师要沿着前辈的脚步,不断学习,成为呼吸学界的精英人才,进而成为呼吸学界的 “大家”,引领学科未来的发展。“呼吸学科正是草肥水美之时,是值得深耕的领域。未来《医师报》愿与呼吸学科携手,发掘更多优秀人才,助力中青年呼吸学者茁壮成长,传承、发扬和拓展呼吸事业。”
唱响呼吸学界好声音
应颂敏教授介绍2024年呼吸专栏执行情况
专栏主编之一应颂敏教授介绍了2024年呼吸专栏执行情况。呼吸专栏是《医师报》33个重点学科专栏之一,也是《医师报》最优秀的学科专栏之一。专栏聚焦呼吸学界热点、最新研究,响应国家政策,受到呼吸学科专家的赞誉。应颂敏教授期待以呼吸专栏为平台,展示呼吸学界风采,发出呼吸学界更多好声音。
在对话环节,宋元林教授与呼吸精英互动
张静教授主持
荣誉时刻
王玮教授宣读“中青年呼吸学者精英榜”“基层中青年呼吸医生精英榜”荣誉名单并向所有荣誉获得者表示祝贺。
现场嘉宾为学术成绩荣誉获得者代表颁发证书
现场嘉宾为临床创新荣誉获得者代表颁发证书
现场嘉宾为优秀带教荣誉获得者代表颁发证书
现场嘉宾为爱心公益荣誉获得者代表颁发证书
现场嘉宾为基层精英荣誉获得者代表颁发证书
精英对话
现场呼吸精英围绕“要做有意义的研究”以及“关注临床,关注公共卫生”两大主题展开讨论。
从左至右:在上海市肺科医院梁硕主持下,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张艳、广东省中医院陈远彬、深圳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黄斌参与“要做有意义的研究”主题讨论
从左至右: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高丽、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蒋汉梁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史兆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刘碧翠参与“关注临床,关注公共卫生”主题讨论
活动现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西北首例!我院成功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乳腺癌根治重建术
2025-04-29 -
new专家心声 | 郑劲平教授专访:小气道功能检测的标准化挑战与未来方向
2025-04-03 -
new超越减重,再启“心”程!诺和盈®中国说明书纳入心血管获益结果
2025-04-22 -
new六位一体护脊柱,三年追踪见成效 | 全国青少年脊柱与视力健康专项行动(日照站)
2025-04-21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