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孕中期接受手术的静脉内平滑肌瘤孕妇诞下健康婴儿
10月8日早晨,一声嘹亮的啼哭响彻手术室,医护人员的嘴角也跟着一起上扬。全球首位在孕中期接受“累及心脏的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手术并继续妊娠的孕妇,在北京协和医院顺利诞下一名健康、足月的婴儿。这也为人类战胜静脉内平滑肌瘤病这种诊断存在困难、复发率高、危及女性生命的疾病增加了新的经验和宝贵的信心。
31岁的谢女士罹患静脉内平滑肌瘤病两年多,正鼓起勇气准备接受治疗时,意外发现自己怀孕了。在孕期激素的“加持”下,谢女士盆腔内的瘤体迅速增大至足月胎儿大小,血管内瘤栓沿着右侧髂静脉、下腔静脉一直“爬”到右心房,甚至在心脏舒张期进入右心室,使她处于随时可能猝死的高危风险下。
▲2024年4月,谢女士的核磁共振图像显示,巨大肿瘤将她的子宫挤到了边上
患者和家属恳请医生一定要保住孩子,但他们的心愿与国内外“平滑肌瘤病广泛累及子宫外大血管及心脏者应切除子宫及双侧附件,以免疾病进一步进展,危及生命”的指南和经验完全相悖,给医生们提出了高难度的挑战,但大家依然决定奋力一搏。4月28日,妇产科樊庆泊主任医师团队、血管外科副主任陈跃鑫团队、麻醉科副主任裴丽坚团队、手术室总护士长王惠珍团队、心外科马国涛副主任医师团队一起为谢女士完成了“盆腔巨大静脉内平滑肌瘤切除、累及心脏的下腔静脉及双侧髂静脉平滑肌瘤取出术”,郎景和院士在台侧坐镇指导。
▲樊庆泊(左三)团队与陈跃鑫(左二)团队在手术中
术后,谢女士恢复顺利,胎儿也继续茁壮成长。多团队再次为她会诊,详细制定术后用药、随访、检查方案。
医生在5月24日的随访中发现,谢女士右侧髂内静脉平滑肌瘤再度复发,向上延伸进入右侧髂总静脉及下腔静脉。“我们几乎查遍了相关文献和资料,总结出静脉内平滑肌瘤在孕期的生长规律。我们判断,静脉内平滑肌瘤在孕中后期的生长速度会减慢,可以继续与瘤共存,密切观察。”果然,接下来的随访结果印证了樊庆泊的预判,肿瘤没有明显增大。
“医生告诉我,遇到任何情况都会有相应的治疗措施,而且他们一定会为我选择最优方案。这让我很安心,也很少想那些不确定的事,一心一意陪伴肚子里的宝贝过好每一天。”谢女士笑着说。
9月30日,胜利的曙光乍现。谢女士怀孕37周多,腹中胎儿已经基本成熟。妇产科、麻醉科手术室、血管外科、心外科、儿科、输血科、重症医学科、超声医学科等多学科专家再次为谢女士会诊,全面评估她的情况,拟定剖宫产方案。
▲郎景和院士(右二)领衔,多学科团队会诊
“我们的核心目标是母子平安。”郎景和院士表示,治疗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是顺利完成剖宫产,把创伤减到最少;第二步是等产后身体器官基本恢复后,再行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歼灭战”。
10月8日9点9分,胎儿顺利剖出。阿氏评分满分,体重3100克,体长47厘米,是一个完全健康、非常漂亮的小女孩!
▲术者:高劲松、钟逸锋、樊庆泊;麻醉:裴丽坚;台下指导:郎景和、黄宇光、朱兰、申乐、陈跃鑫、马国涛
▲郎景和院士与樊庆泊主任医师为新生儿做检查
当手术室的白色大门缓缓打开,母女平安的好消息传出,家属喜极而泣,不住道谢。这个呱呱坠地的小生命,是谢女士一家的宝贝,是北京协和医院的宝贝,也是医学奖励给突破静脉内平滑肌瘤手术禁区的勇士们最好的宝贝。
北京协和医院作为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将持续创新探索,不断深化对疾病的认知,努力为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生育健康后代保驾护航。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7-012025
筑牢用药安全网,专家把脉黄冈药事管理,共绘区域药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new新技术与伦理问题如何并驾齐驱——“脑机接口技术中的伦理挑战与法律因应”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5-06-30 -
new全国高等学校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第一轮规划教材主编人会议在京召开
2025-06-30 -
new哈尔滨5万志愿者用10个月书写健康服务新答卷
2025-06-30
-
多靶点干预重构慢病管理体系 循证助力破解微血管病变防治难题
2025-06-28 -
全周期综合管理 打出糖尿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组合拳”
2025-06-26 -
破解心血管疾病治疗难题 通络药物引领慢病防治“中国方案”
2025-06-17 -
破局前列腺疾病诊疗困局 夏荔芪胶囊开辟“治补结合”新路径
2025-06-04 -
聚焦临床痛点 筑牢前列腺疾病防治中西医结合防线
2025-06-03
-
我国发现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2016-04-18 -
中期甲状腺癌也可以经口腔镜手术
2023-04-23 -
2023年度医界好书评审结果公示
2024-03-07 -
中国医师协会学术会务部招聘启事
2016-09-01 -
郑大附一院消化病院刘冰熔院长内镜治疗新技术受国际关注
2016-12-05 -
2017年医师资格考试四大变化
2017-07-28 -
72% 坚守是他们的春节
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