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性乳腺癌筛查新指南细解
重点为一般风险女性,建议45岁起进行乳腺X线检查,并强调女性参与
2015年10月,ACS对一般风险的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再次进行了更新,这是自2003年以来该指南的首次更新。新指南最大的变化是是推荐从45岁开始每年进行1次乳腺 X 线筛查。乳腺癌是目前女性最常见的恶性癌症,是美国女性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是女性因癌症过早死亡的首要原因,美国癌症学会(ACS)预计2015年美国将有23万多名女性罹患乳腺癌。但是随着乳腺癌筛查的推广和治疗的进步,乳腺癌的死亡率自1990年起已呈持续下降。
此次更新基于新的随机对照研究的长期随访结果及众多乳腺癌筛查数据的系统性分析,并根据女性的年龄、价值和偏好的不同、以及是否为乳腺癌高危人群等因素制定,以最大程度降低乳腺癌死亡率、延长生存期,并降低与筛查相关的危害。
由于本指南只适用于一般风险女性,对于有乳腺癌个人史、或高危遗传家族史、或携带乳腺癌危险基因BRCA突变、或有年轻时胸部放疗史等高危因素的女性,在新的ACS高危女性筛查指南更新前,仍需根据2007年指南进行。
新指南针对3大问题进行更新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乳腺肿瘤内科 冉然 李惠平
在我国,乳腺癌位居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之首,但由于中国女性特点(乳房体积小、致密度高,乳腺癌发病时间较前、近一半以上发生在绝经前),及经济便捷等因素,目前筛查仍以乳腺彩色二维超声+CBE为主的方式。究竟何种筛查技术和筛查间隔对中国女性最佳,仍需开展以人群为基础的大样本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评估。
★对于40岁以上一般风险女性,进行乳房X线筛查的利弊及限制,以及这些利弊与年龄、筛查间隔时间、筛查史之间的关系?
最重要的更新是将乳腺癌的筛查年龄从40岁改为45岁。这是因为对于40~44岁女性进行乳房X线筛查,假阳性检查结果的累积发生风险将升高,而实际的发病率并不高。
因此对于40~44岁女性应提供每年接受筛查的机会;然后由其个人根据自身价值和偏好的不同决定是否接受筛查。
而对于45~70岁女性则均应接受规律的乳腺X线筛查;对于70岁以上(预期寿命大于10年)的健康妇女应鼓励继续接受X线筛查。这是由于乳腺癌的发病率在75岁之前都较高,有26%的乳腺癌的死亡病例是在74岁以后才确诊。
且随着女性年龄增大乳房X线筛查的准确性及特异性均大大提升,因此建议该年龄段的女性只要健康状况良好,能够耐受乳腺癌治疗,均可接受乳腺X线筛查。
★对于进行乳房X线筛查的一般风险女性,筛查间隔时间(1年、2年或3年)的利弊及限制,以及这些利弊与年龄之间的关系?
乳房X线筛查的间隔时间,指南建议<54岁女性应每年1次,绝经前乳腺癌发病率不断增加,故需每年进行筛查。而绝经后乳腺癌发展趋势逐渐减缓,因此55岁以上女性可每两年或继续每1年接受1次乳房X线筛查,由个人偏好和临床指导决定。
★对于20岁以上一般风险女性,进行临床乳房检查(CBE)的利弊及限制,以及这些利弊与年龄、检查间隔时间、乳房X线检查的参与率之间的关联?
临床乳房检查(CBE),新指南不建议任何年龄段的一般风险女性,通过常规CBE进行乳腺癌预防。目前尚未有任何临床证据表明单独行CBE,或CBE联合X线筛查对乳腺癌筛查有益,且现有的证据表明联合筛查只会提高假阳性发生率。
对于乳腺自查(BSE),新指南同2003版一样不推荐。但是新指南也同时指出,不能过度贬低CEB在医疗资源匮乏条件下的潜在价值,对于没有条件实施乳房X线筛查、以及对于乳腺癌高危风险女性来说,BSE对于乳腺癌的早期发现仍有一定的意义。
新指南制定委员会主席Kevin Oeffinger教授指出,一般风险女性指没有乳腺癌个人史、高危遗传家族史、携带乳腺癌危险基因BRCA突变或年轻时进行过胸部放疗的女性群体。
由4位临床医生、2位生物统计学者、2位流行病学家、2位患者代表和1位经济学家参与编写了新指南。26个组织和22位专家顾问参与了指南的外部评审。
制定新指南的目的旨在向公众和临床医生提供指导,主要是针对临床工作人员。鼓励女性有意识地和临床医生讨论自己的家族史及疾病史,以便于医生来判断其疾病危险因素分级是否有变化。
对于一般风险女性,新指南建议从45岁开始进行乳腺X线筛查,40~44岁女性进行乳腺X线筛查仅作为个人选择,不再强烈推荐。
从55岁开始2年接受1次乳房X光筛查的推荐基于绝经后乳腺癌发展趋势减缓的事实作出的。达到55岁时,女性可以选择继续每年进行筛查,或者每2年筛查1次。但是由于绝经前乳腺癌发病趋于不断加速,因此每年进行筛查非常重要。这些推荐以最大程度降低乳腺癌死亡、延长生存为目的,并注重降低与筛查相关的危害。筛查因女性年龄、健康、价值和偏好的不同而异。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7-012025
筑牢用药安全网,专家把脉黄冈药事管理,共绘区域药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new新技术与伦理问题如何并驾齐驱——“脑机接口技术中的伦理挑战与法律因应”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5-06-30 -
new全国高等学校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第一轮规划教材主编人会议在京召开
2025-06-30 -
new哈尔滨5万志愿者用10个月书写健康服务新答卷
2025-06-30
-
多靶点干预重构慢病管理体系 循证助力破解微血管病变防治难题
2025-06-28 -
全周期综合管理 打出糖尿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组合拳”
2025-06-26 -
破解心血管疾病治疗难题 通络药物引领慢病防治“中国方案”
2025-06-17 -
破局前列腺疾病诊疗困局 夏荔芪胶囊开辟“治补结合”新路径
2025-06-04 -
聚焦临床痛点 筑牢前列腺疾病防治中西医结合防线
2025-06-03
-
我国发现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2016-04-18 -
中期甲状腺癌也可以经口腔镜手术
2023-04-23 -
2023年度医界好书评审结果公示
2024-03-07 -
中国医师协会学术会务部招聘启事
2016-09-01 -
郑大附一院消化病院刘冰熔院长内镜治疗新技术受国际关注
2016-12-05 -
2017年医师资格考试四大变化
2017-07-28 -
72% 坚守是他们的春节
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