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诺奖得主探讨诺奖之路
本报讯(记者 宋攀 杨萍 张艳萍)科学的最高峰是什么?答案无疑是诺贝尔奖。5月8日,5位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16位中美院士、30多位知名医院院长相聚在2015诺贝尔奖获得者医学峰会。在这个舞台上,汇聚着人类最崇高的信仰、最美的精神、最可贵的价值以及那些可以改变世界、影响未来的力量!
9位中青年获“诺奖之星”
开幕式现场,我国9位中青年医学研究工作者荣获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转化医学、中医药学4个领域的首届诺奖之星。成为最耀眼“明星”的他们,面对面接受了来自诺奖得主与中美顶尖科学家的肯定与祝福,他们中的部分人将得到在诺奖得主实验室进行学习交流的机会。
首届诺奖之星的评选历经半年左右时间,经专家、媒体推荐,共有130位科学家入围,再经20位院士遴选,最终9人获此殊荣。
期待中西融合
解决更多医学问题
峰会发起人,2009年诺奖生理医学奖得主Jack Sostak谈道,诺奖峰会创立的目的在于给中国青年学者提供平台,让他们感受诺贝尔奖的精神。实际上,要想找到治愈癌症的方法我们需要全球的努力,如果单靠顶级科学家单枪匹马是难以完成任务的,我们需要中国所有科学界和世界科学界同仁们共同努力,共同的进行创新。
正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在贺词中所言的那样:打造健康中国不仅需要医学科学界通力合作,更需要生物科学界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他表示,相信与会科学家们的深入交流,将为应对人类健康挑战提供更多智慧和选择。
峰会院士论坛大会主席、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国强在大会开幕式上指出,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我国面临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疾病问题。中外顶尖医学专家的交流,能够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新的思路,对未来医学的突破产生重要影响。
大会开幕式结束后,与会嘉宾围绕中医药国际化格局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中国圆梦诺奖的前景与希冀等话题,分别举行了“中西医优势互补与融合发展”“中国诺奖之路”“肿瘤研究的前沿与方向”“生命的意义”分论坛。
(更多报道详见第3版)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研究显示:我国老年孤独症患者超52万,居全球首位!
2025-08-29 -
new全新一代Y型聚乙二醇长效生长激素面世,助力“小竹笋”节节高
2025-08-18 -
08-272025
络病理论指导 为慢病防治注入中西医结合新动能
-
08-262025
中西融合 为心脑血管健康赋能
-
全新一代Y型聚乙二醇长效生长激素面世,助力“小竹笋”节节高
2025-08-18 -
络病理论指导 为慢病防治注入中西医结合新动能
2025-08-27 -
中西融合 为心脑血管健康赋能
2025-08-26 -
朱玉龙:一位肺癌患者的七年艰辛长征路带来的医学启示
2025-08-26 -
中西医协同赋能慢病管理 破解糖尿病与心律失常防治难题
2025-08-25
-
我国发现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2016-04-18 -
中期甲状腺癌也可以经口腔镜手术
2023-04-23 -
2023年度医界好书评审结果公示
2024-03-07 -
中国医师协会学术会务部招聘启事
2016-09-01 -
郑大附一院消化病院刘冰熔院长内镜治疗新技术受国际关注
2016-12-05 -
2017年医师资格考试四大变化
2017-07-28 -
72% 坚守是他们的春节
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