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行业动态/详情

政府要立规矩 促“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

时间:2016-10-22 13:19:58来源:未知作者:陈惠 阅读: 84619

        102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健康报社主办的2016互联网+健康中国大会召开。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健康深度融合的3.0时代,如何推动政府健康医疗信息系统和公众健康医疗数据互联融合、开放共享,探索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新模式,培育发展新业态,成为当天与会者热议的话题。

1.png        

       政府立规矩,让行业自我发展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讯发展司陈立东副司长介绍,我国互联网+医疗健康领域投资额近100亿元,较2014年增长近一倍,但仍面临挑战和瓶颈,包括技术创新仍显不足,信息互通共享等融合机制尚未建立,医疗健康信息数据安全存在隐患等。

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司高光明副司长同样指出,我们期望基层信息化发展能以问题为导向,更多解决问题。而当前信息孤岛使得信息无法共享,既不方便患者,也不方便医生。他希望将来能够把必要的数据和可得的数据与社会的各种信息系统进行对接,有序向社会公共服务接口开放。

高光明介绍,美国的医疗信息化建设实际上主要只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出台法律明确如何保护患者的医疗信息隐私。第二件事,设定信息交换标准。其它的更多让行业自我发展。这种方式或许值得我国借鉴。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则以互联网+在慢病防治中的作用为例,直指卫生行政部门应主动接纳互联网+,分清利弊,制定管理政策与工作规范,创造条件,清除“孤岛”,明确责任,完善法制,满足社会多方需求,以各得其所。

2.png

基层医师参会


把好内容关 互联网+医疗要承担社会责任

       针对当前互联网+医疗在我国发展的红火态势,国家卫生计生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认为,互联网+医疗其实质是健康信息的深入探讨,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健康医疗工作,广泛传播科学权威的健康知识,提高全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借助技术优化就医流程,改善医患交流的模式,提升医疗质量。

毛群安强调,互联网+医疗不能忽视社会责任的担当。“以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为主,信息技术与健康知识的传播,为求医问药流程的优化提供了便利,但单纯的技术手段无法解决健康信息的真与假、医疗合法性问题,这需要除了技术,更要在内容上把关,承担社会责任。”

3.png

   本次大会上,《“互联网 ”健康医疗优秀案例精选》新书首发暨第二届“互联网+”健康医疗优秀案例征集启动。


4.png

   “我为基层医生代言项目”启动,该项目以基层医联网为媒介,为大量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的基层医生提高展示平台,增强职业自豪感,提高社会认知度,为“强基层”目标实现提供有力的舆论引导作用。

责任编辑:陈惠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