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柳叶刀传递的温暖
在近几年与医学生的接触和交流中,我常常被学生问及是如何从临床医生走到医科大学校长的岗位的。细细想来,我学医、行医以及后来从事医院管理和医学教育,都源于医学的仁爱精神。
大多数人在出生时就与医学有了初次的接触,但认识和了解医学,可能源于某种特殊的经历或环境。在我个人的成长经历中,青少年时期已经从书本上认识了医学,知道了名医张仲景、孙思邈,了解柯棣华和白求恩的事迹和精神。但真正让我震撼并促使我选择医学,是作为知青在农村生活的几年中,我亲眼目睹到疾病对生命的折磨,乡村医生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感动。1977 年恢复高考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医学专业,并如愿进入了重庆医学院学习。
在大学期间,以钱悳、左景鉴为代表的一大批老教授,在课堂、临床实践教学中,言传身教,严格要求。大学毕业时,我留在了附属医院,成为一名心内科医生。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先后在美国斯隆—凯特琳纪念医院、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留学,经过几年的努力,在业务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从跨入医学院开始,我与医学的接触已有三十多年,这期间,我从普通医生成长为业务骨干、医院院长、医科大学校长。回首这三十多年的学医、行医和管理之路,我深刻认识到,医学不仅是一门探索生命奥秘与疾病因由的科学,也不仅是一种诊治疾病的技术,更是一项关怀人的健康与幸福的人道事业。医学兼具求真至善的品质,是一份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她的崇高是因为事关生命健康,她的伟大是因为充满仁爱精神。
虽然医学在不断地进步,疾病作为人类生命中永恒的存在,永远领先于医学的发展,医疗技术的局限始终存在。在疾病面前,生命显得非常脆弱,作为个体的医生也很渺小,团体的力量才有可能抵抗或战胜某一种疾病。我重视团队的力量,在心内科工作时形成了一支团结的医生队伍,在医院院长的岗位带领更多的团队去挑战疾病,维护生命和健康。
与一个个团队相比,医学教育能培养更多维护健康、关爱生命的医学人才。这种理念使我在面临卫生行政管理和医学教育管理的岗位选择时,如当初选择医学专业一样,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走上了医科大学校长的岗位。
在医学教育管理工作的岗位上,我期望能团结和带领我的同事,造就一大批特色鲜明、具有世界眼光的医学人才,更好地传播医生应有的仁爱和专业精神。
在过去几年的医学生开学或者毕业典礼上,我多次向这些未来的医生强调:柳叶刀是冰冷的,但传导性很好,它能够向患者传递医生的温暖,这种温暖来自医生的良知、情感和职业精神,来自医生的仁爱之心!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3-092024
彰往而察来: 医学现代化时代之问
-
new总有一种精神,赓续绵延
2024-03-04 -
12-262022
《自然》杂志发表臭名昭著论文之始末
1869 年创刊的英国《自然》杂志,原是一本典型的科普杂志,后来也开始刊登学术论文,因在 20 世纪 70 年代敏锐抓住了影响因子游戏的重大机遇,得以快速跻身于世界名刊之列。不仅如此,该
-
12-202022
科学传播的奥秘揭示
先哲曾言:一个科学家的所有创造,实际上就是他用以阐释这些创造的语言。回眸史册可知, 20 世纪的大部分时间,科学文献的数量每 15 年翻一番。随着数量的变化,文章的平均篇幅变短了,文献中的专业术语则变得越来越多。科研用语已经进入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产的时代,并且无须太在意这些学究式的写作规则。 我们知道,科学交流中的 5 个基本问题是:你做了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你是怎么做的?你发现了什么?这些发现意味着什么?尽管许多修辞技巧是靠直觉使用的,但这些技巧都是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学习并内化而成。如果我们能把自己定位为作者,而非堆砌文字的“工匠”,通常就能通过熟能生巧地掌握写作的技巧。好的写作通常要以阅读为基础,即站在写作的角度阅读,带着批判的眼光追求质量,看哪些是值得学习并效仿的。好的交流者,能够研究并鉴别所在领域中成功表达的案例,并从中学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在专业领域,写作技艺娴熟的作者都是训练出来的,而不是天生的。写作中的见习模仿有 2 项主要活动:第一,无论何时当你阅读的时候,有意识地收集好的写作作品;第二,仔细品读精品的内容,这些作品就能内化为你的写作指南。高水平的作者经常总结或试验他们叙述的逻辑路线,从而成为那些能够判断如何讨论才能更有说服力的人。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及养成好的方法,将为科学家陈述他们的工作提供非常有力的支持。 美国独立学者蒙哥马利为我们揭示了科学传播的奥秘,并且给出如何进行高水平交流的技巧。首先,科学写作其实就是讲故事。阅读任何一篇文章的小标题,我们就可以明确地推测出该标题下所包含的内容是什么、它的来源、
-
立体数字——一个关乎数字的新认知
2018-11-13 -
六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果蝇
2017-11-23 -
外科医生的三大境界!
2017-10-10 -
“蛇缠杖”之悟
2017-07-27 -
我们是人民的医生
2017-07-27
-
回音壁·我与好书有个约会
2016-08-25 -
《自然》杂志发表臭名昭著论文之始末
2022-12-26 -
与死亡相关的科学新知
2022-12-12 -
科学传播的奥秘揭示
2022-12-20 -
人文医疗” 小事不小
2016-08-25 -
如何叙事——医学人文的思考与实践
2022-08-29 -
人生如圆
2022-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