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8.19首个中国医师节|让医者心心念念的那些病友们

时间:2018-08-17 19:18:27来源:未知作者: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郑智 阅读: 126266

在心血管外科病房,每天都在上演“生死大战”。虽然已经是这个“战场”上的“老兵”,早已看淡生死,却总有一些患者让人难忘。他们与重大医学发现无关,与高精尖的医学技术无关,只是病房里发生的一些琐事。然而,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却也让让医者心心念念而不忘。

勇敢的“人体炸弹”妈妈

主动脉夹层是心血管病最危重的一种,往往导致患者突然猝死,因此被医学界誉为“人体炸弹”。而当“人体炸弹”与妊娠相遇简直就是“火星撞地球”,母婴死亡率极高。两年前的冬天,一位即将生产的孕妇正是经历了这场磨难。

本来十月怀胎迎接新生命的到来是一件喜事,但突如其来的“人体炸弹”让所有喜悦荡然无存。经历了生孩子和心血管大手术后的妈妈,身上插满了各种管子,依靠呼吸机在维持生命,病情一再恶化。我们每天跟患者讲孩子的事情,“是个女孩,很可爱,眼睛很大,睫毛很长,笑起来很甜。”尽管患者不清醒也没有意识,但她似乎听得到。当讲到孩子可爱之处,妈妈嘴角微微上扬,似乎流露出骄傲自豪的表情,讲到孩子需要妈妈时,她还会流泪。“女子本弱,为母则刚”,这个坚强的“人体炸弹”妈妈在我们的精心救治和鼓励下终于熬了过来,康复出院了。

两年过去了,让医者心心念念的母女俩发来了她们的合影。健康明媚的背后,谁又能想到,她们曾经经历了生离死别而又重获新生呢?作为医生的成就感也油然而生。

病房里的“小画家”

2016年夏天,病房的家属休息区多了一个小姑娘,她每天都在病房里画画。原来她的爸爸得了严重的心脏病,手术后一直在重症病房隔离抢救,无法与家人见面。为了安抚小姑娘,同时也不耽误患者治疗,我们想了一个办法:让小朋友每天画一幅画,把自己的心愿和想跟爸爸说的话都画在图画里,由医生每天带到爸爸病床前给爸爸看。整整两周,14幅画,每一幅画都是满满的爱心与希望,这些画居然神奇得让患者康复了。

那年夏天,医生用爱心感动了小姑娘,而小姑娘又用爱心感动了生命。病房里的“小画家”用画诠释着“医患同心,其利断金”的感人医患故事。两年过去了,患者早已恢复正常生活,小姑娘也考上重点中学了,而让医者心心念念的还是那份感天动地的爱心。

在心脏上做手术,每天游走在生与死的边缘,心血管外科医生不只是治疗患者的 “心病”,而且还用自己的爱心与患者交换真心。让医者心心念念的其实并不只是那个“病”,而是我们救过的那个“人”。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