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河南省肿瘤医院微创介入科 胡鸿涛教授:唯有仁心 方为医者

时间:2019-01-24 17:00:00来源:未知作者:黄玲玲 蔡增蕊 阅读: 136728

致敬2018 追梦2019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正如习总书记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谈到的一句话。回首2018年,纸薄情深的我们,写不尽中国医疗卫生事业波澜壮阔的足迹。展望2019年,整装待发的医者,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劲头,让追梦人的道路朝着健康中国梦的方向,在脚下不断延伸。今天,《医师报》非常有幸面对面地与院士、国医大师、院长、科主任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生,聆听并记录他们的“致敬2018,追梦2019”心声,愿所有的梦想都能开花!

挑战

《韩非子·喻老》: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在攀越过一座座医学险峰后,在成为治疗领域的“名医”后,在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后,他们仍然执着跋涉于从医之路上,一次次完成自我挑战和蜕变——他们的目标从来不在于“胜人”,而是“自胜”。

医者之志,当如斯矣。

image.png

河南省肿瘤医院微创介入科  胡鸿涛教授

唯有仁心  方为医者

2018,喜悦和内疚沉淀于心,经历和感悟拨开心头的雾霾。82岁的老母亲经历病痛折磨,方显亲情可贵,医者仁心。

“我们一直是这样做的”

胡鸿涛82岁的母亲一直患有胆结石,因为年龄大,同时还患有严重的冠心病,所以一直无法进行手术治疗。

5月份,他的母亲突发胆绞痛,在当地医院进行对症治疗后,症状很快缓解,痊愈出院。但是9月份再次出现腹部剧痛,随即被送往医院,住院后出现心动过速并伴有肠梗阻症状。医生立即给予心脏治疗药物并指示护士下胃管减压。一名年轻的护士很快完成了扎针输液,开始下胃管,就在胃管即将进入胃腔的时候,胡鸿涛的母亲无法自控地喷射性呕吐出大量腥臭的宿食,大部分都吐在了张护士的身上和鞋上,随即把胃管带了出来。然而,张护士没有在意衣物上的呕吐物,再次熟练地将胃管放置完毕并减压出大量的胃液和宿食。胡鸿涛母亲的脸色很快好转,心动过速迅速缓解,张护士才收拾好治疗器械并嘱咐清洁工人打扫后离去。

事后,胡鸿涛到护士站向其表示歉意和感谢,张护士的一句话让他心生敬意:“你也是医生,我们一直是这样做的,难道你不是吗?”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亲属的细心照顾下,胡鸿涛的母亲顺利完成了内镜下胆道取石,并痊愈出院。

每个医护人员在工作中都是这样做的。胡鸿涛也曾徒手为患者掏出阻塞在直肠支架内的粪块而被喷的满身粪便;穿着20多斤重的铅衣紧急为患者做心脏按压半小时,患者转危为安而他却累瘫在地。彼时他们的心中没有其他念头,只是执着地想着:要为患者解除病痛,让患者转危为安。自从胡鸿涛成为一名医生,这个信念就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里。

换位思考  发现人性光辉

当胡鸿涛作为一名患者家属而不是医生的时候,他发现每个医护人员都在实践着自己的誓言。尽管在工作中会有愤怒、生气和委屈,但是挽救生命才是他们最执着的追求。“不求面面俱到,但求问心无愧,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限的事业中”是医护人员的写照。

角色的转换使胡鸿涛认识到,其实每个认真工作的人都是伟大的。换位思考会发现更多的人性光辉,理解和包容可以规范彼此的行为。面对浮躁的社会,医护人员更应该坚信“唯有仁心,方为医者”,做好工作中的小事,彰显人间大爱。

展望2019,胡鸿涛希望患者就诊更便捷,医患关系更和谐,医疗技术更先进,疾病治疗更有效。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