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2017 十大国人医学指南

中国证据 中国指南 中国实践 中国临床

时间:2018-01-04 18:12:33来源:未知作者:黄晶 阅读: 74366

2018已翩翩而至,在这一年中,医学领域取得了很多重大进展。其中,各学科相关指南的发布功不可没。肿瘤、糖尿病、肾脏病、高血压、失眠症……很多学科都发布了中国诊疗指南,可谓“中国数据、中国指南、中国实践”。指南不仅规范了临床诊疗、指导了疾病防控,而且成为临床医生的诊疗依据。2017年年末《医师报》推出“十大国人医学指南”网络评选活动,结合专家综合评价,“十大国人指南”出炉。

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 2017.V1

首部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

4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公布了《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 2017.V1》,为CSCO首部乳腺癌诊疗指南。

该指南兼顾了地区发展不平衡、资源和药物的可及性以及肿瘤治疗的价值三个方面。指南中针对每一个临床问题的诊治,都分为基本策略和可选策略两部分,是最适合我国国情的指南。

指南分为诊断及检查、术前新辅助治疗、术后辅助治疗、解救治疗、治疗管理,以及附表等六部分内容。诊断部分从乳腺癌确诊检查、病理诊断和分子分型三个方面提供基本策略。


image.png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试行版)

糖尿病治疗路径最大变革

11月,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编写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试行版)》揭晓,将于2018年1月于《中华糖尿病杂志》发布。

新指南将以往一~四线药物治疗路径改为了单药、二联、三联和胰岛素多次注射。新指南将血压控制目标值下调至130/80 mmHg,并提前了启用胰岛素治疗时机。而代谢手术的适应证,指南推荐应适当放宽,由原来的BMI≥32 kg/m2,调整为32.5 kg/m2。


image.png

CSCO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

按不同分期、分子分型治疗

4月,《CSCO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发布。指南强调,准确分期是规范化诊疗的前提,强调NSCLC治疗按不同分期、分子分型。

ⅠA、ⅠB期,其主要治疗原则是完全性切除,但临床往往会出现淋巴结清扫不够、楔形切除、切缘不净等问题,并且仍有部分医生滥用术后辅助化疗,造成过度治疗。

ⅡA、ⅡB期,在完全性手术切除后,一般不推荐患者进行辅助化疗。

ⅢA期,如不能明确诊断为ⅢA期,不可盲目手术。

image.png

   中国肿瘤心理治疗指南

“全人”照护的抗肿瘤治疗

《中国肿瘤心理治疗指南》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心理学专业委员会(CPOS)制定。是我国首部该领域的权威指南。

指南结合国外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及我国的临床特点,对保证高效、高质量的“全人”照护的抗肿瘤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该指南内容主要涵盖肿瘤带来的心理压力及应对、不同阶段肿瘤患者存在的心理社会问题、医患沟通、痛苦筛查及转诊、肿瘤相关躯体症状、姑息治疗及临终关怀,以及不同癌种心理社会问题及干预措施等。

该指南是一本实用临床心理社会肿瘤学治疗指南。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

提出适宜中国国情的肝癌分期

6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发布。(中国卫计委官网)

新规范依据中国具体国情及临床实践积累,等特征将肝癌进行分期。

基于不同分期列出不同的治疗方法,扩大肝癌手术切除的适应证,放宽肝癌肝移植的适用条件,形成了一套为我国肝癌患者量身定制的治疗选择系统。


image.png

中国急性心力衰竭急诊临床实践指南(2017)

明辨心原性休克与呼吸衰竭

12月,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发布《中国急性心力衰竭急诊临床实践指南(2017)》。指南强调了急诊第一时间对心原性休克与呼吸衰竭的识别和处理。(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7.26.1347)

在治疗方面,指南建议“当常规氧疗方法效果不佳时,应尽早使用无创正压通气”。并进一步强调,当“呼吸频率>25 次/min、SpO2<90%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尽早使用”。其目的在于避免临床救治陷入机械过程中,或失去早期干预价值。

中国肾性高血压管理指南2016(简版)

推荐早期联合加用降压药

5月,由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等制订的《中国肾性高血压管理指南2016(简版)》发布。(中华医学杂志, 2017,97.1547)。

指南规定,中国慢性肾脏病患者合并显性蛋白尿,血压目标值≤130/80 mmHg。指南还对合并糖尿病的肾性高血压、老年患者的血压值进行了规定。

指南强调,虽然降压会减少蛋白尿的发生,但不可为减少蛋白尿而盲目降低系统血压,导致老年人产生其他并发症,如脑梗死等。


image.png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17

规范基层诊疗流程  强调诊疗“5”关键

8月,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编写的《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17)》发布。指南主要包括基层高血压管理的基本要求、管理流程、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长期管理要求,以直接操作推荐为主。(中国循环杂志2017,32.1041)

诊疗5个关键点

★血压测量“三要点”:安静放松,位置规范,读数精准。

★诊断要点:诊室血压为主,140/90 mmHg为界,非同日三次超标确诊。

★健康生活方式“六部曲”:限盐减重多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

★治疗“三原则”:达标、平稳、综合管理。

★基层高血压转诊四类人群:起病急、症状重、疑继发、难控制。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

图解规范的诊疗流程

6月,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指南重申了失眠的定义,详解了失眠的症状及分类,并强调,与慢性失眠相比,短期失眠症的诊断不要求病程≥3个月,以及频度≥3次/周。(中华医学杂志.2017,97.1844)

此外,指南还就失眠症诊疗流程(见右图)、睡眠症状评估流程及诊断方法作了明确规定,并给出了很多操作性强的治疗建议。


image.png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

诊治骨质疏松症要趁早

10月,由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制定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发布。指南详解了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及风险评估。(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7,10.413)

指南强调,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临床需谨慎识别,筛查高危人群,尽早诊断和防治骨质疏松症,减少骨折发生。

image.pn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