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广东省人民医院 广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杨程甲:从羊城木棉到天山雪莲 忘不了患者的嚎啕大哭

时间:2019-02-14 16:08:16来源:未知作者:张广有 阅读: 78792

远方

高晓松有一句话广为流传——“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医生的生活琐碎而平凡,似乎生活中永远是看不完的患者,永远是写不完的文书,永远是做不完的手术,医生的诗和远方在何处?让我们一起聆听来自一线医护人员的心声,在他们的心里。只要有激情,眼前就不只是苟且;只要有梦想,平凡的日常就是美丽的诗,五湖四海的患者就是动人的远方。


image.png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冬日的阳光洒过清真寺的圆顶,群鸽在清冷的空气中盘旋,白杨树倔强的枝杈直指蓝天。这便是我对喀什的最初印象。历过一年的春花秋果,如今风景如初来时萧瑟依然,但心情大不相同,踏上返穗的旅程,心中却充满了不舍之情。

2018年初我有幸成为广东省第三批“组团式”援疆医疗队的一员,从温暖潮湿的羊城广州来到西北边陲城市喀什工作。

我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所对口援助的是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精神科,该科已由我后方医院对口援建了7年,目前喀地一院精神科已颇具规模,拥有心理康复中心及2个病房130张床位,专科医护人员50余人,成为南疆地区唯一的综合医院精神科。虽然有前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我们仍有大量工作需要推进改善。南疆地区的精神卫生医疗资源仍处于稀缺状态,大量的重症精神病患者需要筛查治疗,百姓们需要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推广。好在医院为援疆医生们提供了很好工作支持与生活保障,专门为我们配备了翻译(也是手把手带教的“徒弟”),让我们工作起来没有了语言与文化障碍,同时也感受到了维族同胞患者对我们最真诚的信任与依赖。“广东援疆医生”似乎也成为了一个让患者信赖的品牌。其中最让我感动的一件事情就是,曾经有一次我因公返回广州办事,但门诊患者却以为我们援疆结束了,再也见不到我,当即就在门诊嚎啕大哭,仿佛再也见不到亲人一般,这种信赖与依恋也是我日后更加认真工作的动力。

除此之外,在生活上我们也渐渐跨越了民族的差异,一次次下乡义诊和“四同四送”工作,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当地百姓本真的质朴,一次普通的走访都会用维族最尊贵的礼节来招待我们。更幸运的是,在喀什,我的维族兄弟姐妹们给我办了一场维汉结合、别具一格的婚礼,令我终生难忘。

经历了一年的援疆生活,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新的体会与感悟。回首过往功名尘土,都不及在边疆生活中的历练,都不及缺医少药地区患者脸上满意的微笑。愿更多的医生化作天山雪莲,此行无憾!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