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特需医疗部 王黎:2019我选择成为这样的护士

时间:2019-02-14 16:09:01来源:未知作者:张广有 阅读: 71282

远方

高晓松有一句话广为流传——“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医生的生活琐碎而平凡,似乎生活中永远是看不完的患者,永远是写不完的文书,永远是做不完的手术,医生的诗和远方在何处?让我们一起聆听来自一线医护人员的心声,在他们的心里。只要有激情,眼前就不只是苟且;只要有梦想,平凡的日常就是美丽的诗,五湖四海的患者就是动人的远方。


image.png

2018年,我拾起了晦涩的护理科研,写出了第一篇自己的论文,收到了核心期刊的收录修改通知。对我来说,也许“孩子”并不足够好看,但却真心是自己汗水付出之后的收获,希望这也是一步一步往前行走的开始。

一年又一年,2018匆匆走过,2019即将迎来,其实每一年的我都从不将就但也有多多少少的遗憾。2018于我注定是不平凡的,这一年,我30岁了,某种意义上我不能再假装是女孩儿了,步入了自己不太想承认的中年;这一年,我当了妈妈,自己貌似还不够成熟,却要努力成为另一个小生命的港湾;这一年,我换了新的工作科室,面对不同的疾病不同的患者,不同的同事甚至是不同的规则,我必须尽快适应、刷新;这一年,我想让不再年轻的自己显得不那么慌乱,有一点儿与年资相称的淡定,却也常常被各种窘境啪啪打脸。但2018,是我收获最多的一年。

很多人觉得,选择了护理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一成不变,奔波于病床,打针、发药、观察、记录,说好的白衣天使,可我们的翅膀可能是被护士服挡住了吧,更像是医嘱的搬运工,医生的小跑腿儿。努努力会有那么一点儿可能会走向管理岗位、行政岗位。待遇嘛,不高也不低,入职时几乎就已经知道了退休的样子,我们所有的可能好像都被局限了,安稳的工作却也变成了人生的困局。以前的我,想法也是大抵如此,舞台决定了我只能翻出这么几个跟斗,白班夜班,一上一下,可能这辈子就这么过去了。 

一切思想的改变可能是来自于小生命的力量吧,当了妈妈的我就是这么神奇地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不想再麻醉自己说我只要舒适圈的岁月静好,不想再一边迷茫一边告诉自己人间不值得(那么拼命),更不想让孩子看到一个每天沉溺于周而复始的妈妈,心有不甘却不去尝试改变。于是,工作之余我拾起了晦涩的护理科研,大学时就没有好好消化的课程现在却想重新理解。在医疗阔步向前的时代,护理也开始逐渐走上了基于循证而非延续经验的道路,科研精神势必慢慢替代口口相传。

刚起步的我是吃力的,2018年我参加了单位的科研小组,刚开始不理解其他组员的讨论内容,听着其他小伙伴们缜密的科研思路,我却无言可发,下笔尝试写作,连格式都要从头学起,我觉得自己像个孩子在蹒跚学步,咿呀学语。经过半年时间地努力,查阅文献,下笔摸索,学习英语,我终于写出了第一篇自己的论文,也收到了核心期刊的收录修改通知。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我的外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对来就医的“老外”们讲讲我们的术后宣教和康复训练,让他们住院期间不会感觉住进了哑巴病房。我还给住院的患者和家属举办了科普小讲课,我希望患者们的医疗科普知识来自于医院,而不是小传单小广告。

2018,这身洁白无暇的护士服我不想辜负,苦读了5年的大学课程我不想辜负,殷切支持的家人我不想辜负,最不想辜负的是那个平平凡凡却又蠢蠢欲动的自己。至于那些微不足道的遗憾就当做小姑娘脸上的可爱雀斑吧。2019,希望我的护士字典了,有更多的专业,更多的帮助,更多的爱。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