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哲思杂想
当前位置:首页/ 人文/哲思杂想/详情

肿瘤科医生补短板:癌症症状的精神科管理

时间:2019-02-14 17:03:14来源:未知作者:于世英 阅读: 163125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肿瘤中心  于世英

image.png

2018年9月,唐丽丽的新书《癌症症状的精神科管理》出版。一直以来都喜欢读唐丽丽的书,这次有幸在第一时间阅读她的又一新作《癌症症状的精神科管理》,读后感触和受启发良多。

精神问题是肿瘤临床常见的棘手问题,一些肿瘤患者常见的躯体症状通过精神科的管理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奥氮平作为抗精神病药物已经写入化疗相关恶心呕吐的治疗指南中,非药物的心理干预对于疲乏、预期性恶心呕吐会有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然而正确使用精神科药品以及掌握基本的心理社会干预技巧却是肿瘤科医生的短板。

心理社会肿瘤学专家唐丽丽的书,从肿瘤患者的临床常见症状入手,以精神心理的视角给予详细的管理方式描述,深入浅出指引肿瘤科医生学习另一种技巧,通过综合的手段帮助肿瘤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读后感悟1

精神症状与躯体症状共存

躯体症状和精神症状是肿瘤本身或抗癌治疗过程中的常见的合并症状或并发症状。精神专科症状,作为肿瘤的共症,临床十分常见,但人们不愿讨论。人们对精神症状中“精神”二字心存禁忌。

如果说某人有精神症状,人们就会联想到疯子、精神病、疯人院,甚至认为是对人负性、贬意、骂人的描述。其实,肿瘤专科医护人员对精神症状的诊断与评估不够熟悉,才是人们不愿意讨论的症结所在。

肿瘤相关精神症状,可以表现为典型的精神症状,如焦虑障碍、抑郁障碍、谵妄、失眠、自杀;同时躯体症状也存在精神心理层面的问题,如疼痛、疲乏、恶心呕吐、厌食及恶病质等;国际疼痛研究学会对于疼痛的最新定义指出:疼痛是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联的包括了感觉、情绪、认知和社会成分的痛苦体验,显然这里不仅强调了躯体疼痛,还有精神心理及社会层面的疼痛,因此需要对疼痛进行综合的管理。

肿瘤专科医生如果能够掌握在肿瘤临床常用精神科药品的用药原则,以及了解症状出现背后存在精神心理因素,可以更加有效的帮助患者缓解症状,同时也要学习如何从复杂的肿瘤症状群中识别出精神症状,学习精神症状的复杂评估量表和诊断标准。

肿瘤专科医生还要学会识别需要请精神专科医生会诊和干预的复杂或严重的精神症状,如自杀,及时转诊患者,从而不至于对患者家庭造成严重的损失。

读后感悟2

精神科药品使用原则与

精神心理应用技能掌握不足

肿瘤科医护人员除了对常见症状的精神心理层面了解和评估不足外,更对肿瘤临床常用精神科药物使用原则掌握不足。

以一些常见精神科基本药物掌握情况为例,WHO及国际缓和医疗与安宁疗护协会,针对用于严重干扰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的18种症状(焦虑、抑郁、失眠、谵妄、临终躁动、疼痛、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便秘、腹泻、腹胀、恶病质、呃逆、呼吸困难、口腔问题、多汗)制定姑息治疗(缓和医疗)基本用药目录共40种药,其中13种基本药物用于缓解患者的精神症状或者联合用于缓解躯体症状。

尽管这些都是基本用药,但肿瘤专科医生对这13种精神专科用药的临床应用技能却十分有限。本书中对于常用精神科药物的使用进行了详细的讲述,实用性较强。

13种用于缓解精神或躯体症状的基本药物

★用于抑郁障碍治疗的阿米替林,西酞普兰,米氮平,氟西汀;

★用于焦虑障碍治疗的地西泮,劳拉西泮,咪达唑仑;

★用于失眠治疗的劳拉西泮,曲唑酮,唑吡坦;

★用于谵妄治疗的氟哌啶醇,左美丙嗪;

★用于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的阿米替林,卡马西平,加巴喷丁;

★用于临终躁动治疗的氟哌啶醇,左美丙嗪,咪达唑仑。

读后感悟3

为肿瘤科医生提供管理症状新技能

这本书应该是肿瘤科医生认识肿瘤相关精神科问题以及综合管理躯体症状最好的入门书籍。

推荐每位肿瘤科医生都能抽时间研读,让肿瘤专科医生面对复杂的癌症相关精神症状不再束手无策,对躯体症状的精神层面管理增添新技能。

肿瘤患者在漫长的疾病演变及艰难的诊治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综复杂的躯体症状和精神症状,而临床医师规培几乎都缺失精神心理学科的轮转培训,因此需要补课。精神心理课程及处理能力的修习,需要悟性,需要经验积累,更需要好的教材。

该书阐述了肿瘤相关九大类常见症状。其中精神科的专科症状包括焦虑障碍、抑郁障碍、谵妄、失眠、自杀;躯体症状涉及较多精神因素的症状:疼痛、疲乏、恶心呕吐、厌食及恶病质。

该书对癌症相关九大类症状的定义、发病、病因、分类、临床表现特点、评估量表的选择、诊断、鉴别诊断、非药物和药物治疗、护理等内容进行了完整、严谨科学,且文字精简的阐述。该书编写十分注重实用性和易阅读性。

针对常见症状诊断评估和处理的复杂性,将复杂的内容归类成表格,如多种评估量表选择,多种药物治疗的选择,都一一精心列出便于理解查阅的表格。为便于肿瘤专科医护人员深入认识躯体和精神症状复杂的专科管理,每一章还专门编写了典型病例讨论。

更值得夸赞的是每一类症状的护理内容写得很实用。护理内容具体到:如何对症状进行评估记录,指导患者正确用药,观察和防治不良反应,患者教育、随访。

短短的20万字,用简洁的文字阐述了癌症相关躯体和精神症状临床诊疗技能精华。该书能帮助指引肿瘤科医生识别精神症状或躯体症状中夹杂的精神心理问题,指引肿瘤科医生初步掌握肿瘤相关精神科基本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指引肿瘤科医生及时邀请精神科专科会诊,诸如自杀,严重的抑郁、谵妄等需要精神专科干预的危重病症。

image.png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 03-092024

    彰往而察来: 医学现代化时代之问

  • new总有一种精神,赓续绵延

    2024-03-04
  • 12-262022

    《自然》杂志发表臭名昭著论文之始末

    1869 年创刊的英国《自然》杂志,原是一本典型的科普杂志,后来也开始刊登学术论文,因在 20 世纪 70 年代敏锐抓住了影响因子游戏的重大机遇,得以快速跻身于世界名刊之列。不仅如此,该

  • 12-202022

    科学传播的奥秘揭示

    先哲曾言:一个科学家的所有创造,实际上就是他用以阐释这些创造的语言。回眸史册可知, 20 世纪的大部分时间,科学文献的数量每 15 年翻一番。随着数量的变化,文章的平均篇幅变短了,文献中的专业术语则变得越来越多。科研用语已经进入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产的时代,并且无须太在意这些学究式的写作规则。 我们知道,科学交流中的 5 个基本问题是:你做了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你是怎么做的?你发现了什么?这些发现意味着什么?尽管许多修辞技巧是靠直觉使用的,但这些技巧都是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学习并内化而成。如果我们能把自己定位为作者,而非堆砌文字的“工匠”,通常就能通过熟能生巧地掌握写作的技巧。好的写作通常要以阅读为基础,即站在写作的角度阅读,带着批判的眼光追求质量,看哪些是值得学习并效仿的。好的交流者,能够研究并鉴别所在领域中成功表达的案例,并从中学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在专业领域,写作技艺娴熟的作者都是训练出来的,而不是天生的。写作中的见习模仿有 2 项主要活动:第一,无论何时当你阅读的时候,有意识地收集好的写作作品;第二,仔细品读精品的内容,这些作品就能内化为你的写作指南。高水平的作者经常总结或试验他们叙述的逻辑路线,从而成为那些能够判断如何讨论才能更有说服力的人。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及养成好的方法,将为科学家陈述他们的工作提供非常有力的支持。 美国独立学者蒙哥马利为我们揭示了科学传播的奥秘,并且给出如何进行高水平交流的技巧。首先,科学写作其实就是讲故事。阅读任何一篇文章的小标题,我们就可以明确地推测出该标题下所包含的内容是什么、它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