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全球慢性肾脏病死亡30年增40%

时间:2020-02-20 10:30:27来源:未知作者:贾薇薇 阅读: 67644

image.png

全球疾病负担最新研究显示,自1990年以来,全球慢性肾脏病(CKD)负担急剧增长。研究纳入全球195个国家地区的数据,发现2017年全球有123万人死于CKD,较1990年增长41.5%,CKD已成为全球第12大死亡原因。(Lancet. 2月13日在线版)

另外,2017年全球约6.975亿CKD患者,全球平均患病率为9.1%,较1990年增加29%。不过CKD年龄标化患病率和死亡率自1990年以来维持相对稳定,提示人口老龄化是患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增加的主要驱动因素。

数据显示,近1/5的患者生活在中国(约1.32亿),其次是印度(约1.15亿)。美国、印度尼西亚、俄罗斯、日本等其他10个国家地区的病例数均超过1000万。共有79个国家的病例数超过100万。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CKD患者数目庞大,但在死亡预防方面相比其他慢病并没有很大进展。从1990-2017年,心血管病、癌症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全球年龄标化死亡率分别下降了30.4%、14.9%和41.3%,而CKD死亡却没有相似的下降趋势。

该研究还应用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评估了CKD的全球疾病负担。结果显示,2017年CKD导致730万伤残所致健康生命损失年(YLD)和2850万因早死所致生命损失年(YLL),即一共3580万DALY。 

其中贫穷国家的DALY负担往往更大,不同国家之间可相差15倍之多,年龄标化DALY率从120/10万人至1500/10万人不等,其中中国CKD所致年龄标化DALY率在200~299/10万人之间(图1)。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差异凸显了不同国家的治疗可及性差异。自1990年以来,全球需要进行透析和肾脏移植的人群比例分别增加了43.1%和34.4%,然而在很多地区,患者获得这些肾脏替代疗法的机会仍然受限。

研究还分析了引起CKD的原因,其中高血压和糖尿病最为常见,高尿酸血症、高龄(>65岁)及肥胖等也是危险因素。

研究人员强调,CKD对全球健康有重大影响,不仅本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而且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CKD在很大程度上是可防可治的,应在全球公共卫生决策中给予更多关注。

房颤患者消化道出血警惕肠癌

丹麦学者研究发现,在接受口服抗凝剂治疗的房颤患者中,下消化道出血可能增加结直肠癌风险。(Eur Heart J. 2月7日在线版)

分析发现,所有年龄组患者在下消化道出血后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都增加。其中,下消化道出血的≤65岁和76~80岁患者的1年结直肠癌绝对风险分别为3.7%和8.1%(图2),而未下消化道出血的这两个年龄组患者的1年结直肠癌绝对风险分别为0.16%和0.53%。

与未下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相比,下消化道出血增加≤65岁患者的结直肠癌相对风险23.2倍,增加65岁以上患者的结直肠癌相对风险10~15倍。

专家表示,抗凝药本身并不会导致出血,只会加大原来的小出血或者因潜在疾病(比如消化道肿瘤)导致出血的可能性。因此对于任何出血都应保持警醒。

研究纳入在1996-2014年期间诊断房颤或房扑且入组时没有结直肠癌的125 41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73岁。他们接受华法林、达比加群、利伐沙班和阿哌沙班等口服抗凝药治疗。在最长3年随访期间,共2576例患者发生下消化道出血,其中140例在出血后1年内诊断结直肠癌。

image.png

代用盐降高血压风险51%

一项秘鲁研究发现,将通常的食用盐改为含25%氯化钾的代用盐与高血压风险降低51%相关。(Nat Med. 2月17日在线版)

这项研究以阶梯设计、群组试验的形式开展,共纳入来自秘鲁6个村庄的2376名居民,并为他们免费提供含25%氯化钾的代用盐5个月。

充分校正意向性治疗分析发现,居民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平均下降了1.23 mmHg和0.72 mmHg。在基线无高血压的居民中,与对照组相比,使用代用盐与高血压发病风险降低51%相关。

研究还分析了受试者在试验前后的24 h尿钠、尿钾水平,发现尿钠结果相对稳定,而尿钾相比基线显著升高(差异为0.63 g),提示代用盐得到普遍接纳。

研究人员表示,该结果提供了一种实用的、可全人口覆盖的代用盐策略来降低血压和减少高血压发生。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