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冠心病的护理方法

时间:2020-03-12 10:00:00来源:未知作者:张妙 阅读: 103411

冠心病在发病前,多数患者会突然感觉心脏前部区域疼痛,出现压榨痛、发作性绞痛、憋闷。疼痛会从患者胸骨开始一直延伸到其左肩、小指、无名指,短暂含服硝酸甘油或休息可有效缓解病情。胸痛会一直发散到腹部、牙齿、颈部等。疼痛时间会逐渐延长,疼痛感加剧,频率也不断提升。部分患者会出现心梗,疼痛维持时间较长,并伴随出现呕吐、出汗、恶心、发热、休克、心衰等。

由于冠心病发病急、危害大,所以针对冠心病的护理特别重要,常见护理如下:

疼痛护理

冠心病发生原因多与心肌缺血有关。在患者出现心绞痛时,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并对患者实施严密监护。在护理中,应保证护理环境安静,室内温度合适,温度不可忽高忽低,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心绞痛。

护理人员应该与患者加强沟通,了解患者内心想法,对情绪不好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使其保证较为良好的心情,对于疾病缓解有一定作用。当患者出现心绞痛频率不断提升,疼痛时间在15分钟以上,病情加重等症状时,护理人员应注意将这一情况及时通知医生。若发现患者白细胞计数增加,红细胞沉降率加快就应及时进行血压检查。

药物护理

药物治疗可将病情适当控制。在遵医嘱的同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用药效果,尽量减少干扰。饮食有时也可对药效有一定影响。在使用利尿剂、抗高血压、抗心衰药物等的过程中,要适当控制盐摄入量。若心绞痛发作,可提醒患者立即停止活动,指导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并及时了解患者在使用心绞痛药物后的反应。

运动护理

冠心病患者在急性期时,应提醒其注意卧床休息。而在恢复期或疼痛稳定之后,可适当进行运动。运动方法与运动量应以患者病情发展为参考标准。运动强度应以病情或体质为基础,不可运动过度。针对病情过重的患者,可先指导其进行四肢运动,也可在病房内走动。如果心梗6周内,心率在30次/分钟就应停止运动或逐渐减少运动量。患者产生心悸 、恶心、头痛等,也应注意减少或停止运动。护理人员应提醒患者在运动前或运动后尽量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另外,运动前,提醒患者最好不要过饱。

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需提醒患者禁止吸烟饮酒。饮食应食用脂肪含量较低的食物,也可食用高维生素与低胆固醇食物,日常饮食应尽量保持清淡。每次吃饭不宜过饱,少量多次。日常生活中,可多吃不同种类谷物、粗粮、豆制品、扁豆、海带、木耳等,禁止食用动物脂肪、巧克力、糖。

日常护理

冠心病患者发生便秘几率较高,尤其是老年人。其与卧位、生理、用药等关系密切。患者长时间处于卧床姿势,其消化功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导致便秘。部分患者大便用力过大,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因此应引起护理人员极大重视。

冠心病是一种较为常见心血管病,可对患者身体造成巨大伤害。在护理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定期监测其生命体征,及时了解其饮食与运动情况,并积极改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加强患者对于自身疾病与护理重视。针对部分患者可指导其适量运动,通过运动增强其身体免疫力,这对于疾病恢复帮助较大。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