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吹哨人保护法案》溯源

时间:2020-04-23 14:16:01来源:未知作者:黄鸣鹤 阅读: 84157

《吹哨人保护法案》最早可以溯源到发生在1972年的水门事件,当民主党总部遭到窃听事件曝光后,美国联邦调查局组成专案组在特别检察官的指挥下进行调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当时在任的美国总统尼克松可能卷入事件。然而,调查组却接到了来自联邦调查局最高层的指示:停止调查;对调查中发现的事实不予公开;调查组成员不得向包括媒体在内的外界透露调查的进展。

虽然当时社会舆论关注着窃听事件的调查,但善良的美国人民还没将此事与总统联系起来,总统面临的危机似乎可以用权势的铁幕遮盖过去。可在调查组中,时任联邦调查局副局长的马克·费尔特认为,从前期调查所取得的证据看,尼克松与窃听事件脱不了干系,总统违法,当与普通公民同罪。

最终,费尔特选择听从自己内心良知的召唤,他秘密联络了《华盛顿邮报》记者伍德沃德。几星期后,《华盛顿邮报》惊爆内幕,舆论哗然,举国震惊,总统公众支持度直线下降,国会要求成立独立的调查组。经调查发现,总统与窃听事件密切关联,在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遭到弹劾的总统与主动辞职之间,尼克松选择了后者。

水门事件对美国宪政史的影响是巨大的,事件发生后,独立检察官等各种相关制度陆续出台。同时,各州纷纷通过立法,赋予新闻记者以“庇护盾牌”,即赋予媒体从业人员作证义务的特免权。当法庭传召记者出庭作证时,记者可以援引特免权拒绝说出匿名消息提供者的名字而免受藐视法庭罪的惩罚,从而保护了记者和匿名消息提供者。

水门事件后,《吹哨人保护法案》(Whistleblower Protection Act)在国会立法通过,这部法律鼓励公民(包括公职人员)通过参与到旨在维护社会公正的行动中,特别是公职人员在其履职过程中,发现存在贪腐、影响公共利益、国家安全的行为,有权以告密(包括向媒体报料)的方式进行检举。吹哨人不仅不会受到泄密的指控,相反,法案规定司法机构应该为他们及他们的家人提供各种保护。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