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时间:2020-05-07 17:05:07来源:未知作者:王保和 阅读: 116555

慢性肾衰竭一般指的是受各种原因影响,导致肾脏长时间受各种实质性的损害,最终引起人体肾脏功能出现渐进性不可逆性的衰退。慢性肾衰竭发展到终末期,人的肾脏会丧失全部功能,此时慢性肾衰竭便会转为我们常说的尿毒症。总体而言,慢性肾衰竭若得不到及时治疗,会累积身体多个部位,引发各种症状。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防止肾衰竭加重。

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

导致慢性肾衰竭问题包含多种:

一是糖尿病。人体血液中血糖过多,会对血管管壁造成持续的伤害。而肾脏中包含很多微血管,因此糖尿病长时间得不到控制,会导致肾功能逐渐降低,最终形成慢性肾衰竭。

二是高血压。高血压作为一种典型的全身性疾病,同样会对肾脏的血管带来持续性的损害,导致肾脏的代谢能力不断下降。肾脏具有调节血压的功能,若肾功能受损,人体血压可能因此提高,反过来进一步加重对肾脏的损害影响,造成恶性循环。高血压与慢性肾衰竭拥有互为因果的关系,绝大多数慢性肾衰竭患者均患有高血压疾病。

三是肾小球肾炎。如果患者患有肾小球肾炎,抗体会攻击肾脏中负责过滤功能的肾小球,对于肾脏过滤能力造成严重的损伤,最终引发慢性肾衰竭症状。

四是随意滥用药物。若在未经医嘱的情况下,长期服用一些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将会对人体的肾脏造成持续的损害,引发肾功能逐渐衰退。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在大多数情况下,因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肾功能损害是不可逆转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治疗无效。在早期肾衰竭治疗过程中,尽可能地延缓肾脏病的进展,还有治愈的可能性。但是对于大部分患者而言,慢性肾衰竭一旦发生,后续的想要达到完全治愈,完全恢复肾功能已经是不现实的事情。

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的主要目是不要再加重肾衰竭,避免出现慢肾衰的并发症。一般对于比较严重的肾衰竭而言,还会出现一些肾性高血压、肾性贫血、肾性骨病等并发症状,这些并发症又会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在很多情况下,患者并不是死于慢性肾衰竭,而是死于慢性肾衰竭引发的各种并发症。因此在实际进行治疗时,需要积极地控制血压,纠正肾性贫血,做好肾性骨病的治疗,能够大大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对很多慢性肾衰竭患者而言,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避免症状进一步恶化,即使带病也能正常的生存,有着良好的生活质量。在药物治疗方面,主要目的是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平衡,降低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调节钙、磷水平,吸附肾脏毒素,减轻对肾脏的损害,避免肾脏损害持续恶化。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患者积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坚持做有氧运动,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比如低钠、低蛋白、低磷饮食。

此外,针对于慢性肾衰竭,很多患者寄希望于肾移植。肾脏移植也有一定要求,比如不适合患有结核、肝炎活动者,近期心肌梗塞,存在持续性凝血功能障碍者也不适合。在完成肾移植后,患者需要长期使用免疫药物,防止排斥,期间同样存在很高的风险。因此积极配合好治疗,阻止慢性肾衰竭恶化,才能从根本上保障生活质量。

在慢性肾衰竭后期,患者肾脏已经基本“报废”,这时就需要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的方式,血液透析能够采用专门的透析机来代替肾脏进行血液过滤工作,维持人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