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下肢血管的超声检查
下肢血管超声检查是指利用超声波对人体下肢血管进行检查,临床分为动脉超声检查和静脉超声检查。进行下肢血管超声检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检测动脉血管内是否存在斑块或是血栓,以及排除造成动脉狭窄的可能性。
需要检查哪些下肢血管
检查髂总及髂外动静脉。在进行检查过程中,应该将探头放在肚脐的下中线的外侧,利用横向切割的方式进行扫射检查,以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原理探测髂总动静脉的位置,然后采取纵向切割的方式向下扫射检查髂总动动脉以及静脉全部,一直到血管的分叉地方为止,然后再沿着髂外动静脉对股总动脉进行追踪。
检查股总动静脉、大隐静脉、股深动静脉以及股浅动静脉。在进行检查过程中,将检测探头放置在腹股沟处,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连线的中点处开始,以横向切割的方式进行扫射检查。
检查胫前、后动静脉,腘动静脉以及腓动静脉。将探头放置在腘窝中线外大约一厘米的的地方,患者可以为站立姿势检查或仰卧姿势检查。
检查足背动脉。探头进行扫射检查的位置应该为内外踝关节的中点处,或者是足背上扪及动脉搏动处。
下肢血管检查的目的
对下肢各个血管检查的目的,首先是观察血管壁的回声是否是完整连续,管腔内部是否存在收缩或者扩张的现象,在观察回声时要注意血管内部的回声是否是团块状的,若是团块状的回声那么其强度、回声大小以及回声形状都需要进行观察,检测动脉血管是否存在局部梭形扩张的现象。
其次,利用彩色多普勒的显像功能,观察下肢血管血流的充盈情况,是否存在充盈缺损的现象,血管中的血液流向是否正常,有无方向反转出现;若是对大腿的下半部分以及小腿远端施加压力或者进行Valsalva试验后,观察静脉血管内的血液流向是否会发生改变,若是出现反向流血情况持续时间为多少;探头在静脉的局部地区进行压力施加以后,静脉的可压缩性能是否还存在;若是患者深吸一口气或者进行Valsalva试验时,观察静脉血管内部血液量有没有减少。
下肢血管超声检查注意事项
下肢动脉的血流速度随着距离心脏越来越远而逐渐降低,因此在检查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高度狭窄的血管或者是堵塞位置较远的血管。
若患者出现下肢动脉斑块或者血管壁严重钙化时,就会对声束的穿透力产生影响,在此情况下彩色多普勒是不能够显示血流的,因此会给产生血流中断的假性表现。若是出现这种情况,那么需要对明显钙化的动脉近端以及远端进行检查,及时判断血流的存在与否。
下肢静脉一般是成对出现的,因此对于两条静脉都应该进行检查。除此之外浅静脉的位置比较浅,因此容易被压扁,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动作应该轻柔。
正常情况下,小腿的胫后、腓静脉的自发血流信号可能不会显示,这时需要人工对远端肢体或者足部进行挤压,然后静脉内部的血流信号才会显示出来。
对于下肢血管的超声检查能够检测出患者下肢血管内部的血流速度、是否存在斑块或是血栓等,帮助医生对于患者的下肢血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方便接下来的治疗。医生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检查血管的种类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检查方法的选择,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出下肢血管超声检查的作用,促进医生对于患者的治疗工作的进行。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首位互联网退休医生与30秒接诊时代的双向奔赴 | 医者故事
2025-05-20 -
new杨一红:急诊科院前院内衔接 打通生命“最后一公里” | 高端访谈
急救的每一分钟都关乎生死,我们要用科技打通生命通道的“最后一公里”。
2025-05-13 -
new潘曙明教授:完善法律 保障医患共同权益 | 高端访谈
潘曙明教授深入剖析了急诊医学面临的伦理法律挑战及学科未来发展路径。
2025-05-13 -
new燕宪亮教授:急诊医学人才培养的破局之道 | 高端访谈
燕宪亮教授深入剖析当前急诊医学人才培养的现状、挑战与创新实践。
2025-05-13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