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和护理

时间:2020-07-09 13:44:39来源:未知作者:包芙蓉 阅读: 104887

高血压属常见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多数患者若控制好血压水平,就不会出现任何后遗症或并发症。但若患者在较短时间内血压显著上升,极易出现并发症,其中最严重的就是脑出血。那么,高血压脑出血该如何治疗?护理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法

目前,临床对于高血压脑出血以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其治疗方案是根据患者脑出血位置、出血量及病情严重程度进行选择的。

药物治疗

当患者症状较轻且出血量较少,临床医生会选择药物治疗,并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掌握血肿吸收情况。常见药物有以下几类:

降血压药物  如贝那普利、美托洛尔等。颅内血肿增大的重要原因就是高血压。因此在治疗过程中,积极控制血压水平意义重大。值得注意的是,在未确诊患者是高血压脑出血前,不能马上使用降压药物,尤其是伴有脑动脉狭窄的患者,更不可以大幅度降压,若此时使用降压药物容易导致病情加重的。

脱水剂  如甘露醇等,患者在使用脱水剂后,其脑水肿程度会减轻,临床将甘露醇联合呋塞米一起使用。

止血药  如巴曲酶等,可有效阻滞脑血肿增大。

亚低温治疗  如哌替啶、氯丙嗪等,明显改善脑细胞代谢,提高脑组织的血流灌注,进而帮助脑细胞功能恢复。

手术治疗

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适用于出血量大,脑中线结构偏移超过1.0cm的患者。可在直视下,完全清除血肿,止血过程安全可靠。但手术耗时较长,创伤较大。随着脑外科微创技术的发展,部分医院已经较少应用该术式。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这是一种微创手术,脑内多数部位出血的患者使用,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手术耗时短且创伤小等优点,但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多,术后极易出现出血,减压不彻底等现象。

立体定向血肿引流术  脑内多数部位出血患者使用,此术式操作简单,定位准确,且其安全性较高。

神经内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  绝大多数脑内部位出血患者,于术中术者可在直视下完成操作,创伤较小,能够及时清除血肿,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且术后恢复快,但手术空间具有局限性,血凝块影响术野,若开展深部手术极易造成大出血,是无法完成完全止血的。

其他治疗方法

应用高血压治疗可明显提高人体血液中的氧气含量,纠正患者脑组织缺血状况。且在患者出现脑出血症状14h内,其治疗效果最好。

高血压脑出血护理技巧

发病后及时治疗  患者一旦出现高血合并脑出血,其早期症状是比较明显的,会出现头晕、目眩等症状,一旦出现上述情况,需立即予以治疗,以控制血压、预防脑水肿为主要治疗原则。另外,在治疗过程,必须密切关注患者血压水平。

营造舒适环境  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一个舒适且安静的住院环境,特别是在疾病发生14d内,叮嘱患者家属尽量减少探望次数,使患者保持稳定平和的心情,避免消极情绪影响患者治疗。

绝对卧床休息  叮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14d,头部可轻轻向左右转动,尽可能不要过度搬动或抬高头部,每隔2h,患者四肢可在床上进行小幅度的翻动。患者必须在床上进行大小便,不可自己下床行大小便,以防意外发生。

积极缓解疼痛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这是较为正常现象。随着病情的好转,头痛症状会逐渐消失。若在治疗过程,头痛剧烈无法耐受,需及时告知主治医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止痛。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