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候明:我如何治疗化、放疗相关血小板减少

时间:2020-08-14 13:12:33来源:未知作者:医师报 阅读: 51857

头.jpg


侯明 教授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副会长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肿瘤中心主任、血液科主任


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 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IT是肿瘤化疗中常见的毒副反应,化、放疗抑制骨髓巨核系统,导致血小板计数严重降低,进而导致化疗药物剂量降低甚至中止,此时,患者常需要进行血小板输注,因而增加患者的治疗费用、降低化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生存时间。

一项43995CIT患者的调查显示,CIT是多种实体瘤及化疗方案的常见问题。CIT通常出现于化疗后3-4天,2-4周恢复,PLT降低速度和幅度与化疗药种类、剂量、联合用药及化疗次数和个体差异有关,剂量累积可导致CIT从无到有或从有到严重,甚至不可逆。PLT < 50×109/L,手术及侵入性检查中有出血风险,PLT < 20×109/L,自发性出血的风险增加,PLT < 10×109/L,自发性出血风险极高。CIT的诊断标准为:外周血血小板计数 < 100×109/L2周内有确切化、放疗史,停止治疗后PLT恢复再次化、放疗血小板降低。 CIT分级:175×109/L ≤ PLT100×109/L250×109/L ≤ PLT  75×109/L325×109/L ≤ PLT  50×109/L4PLT 25×109/L5级 死亡。CIT的治疗以输注血小板及应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为主,其中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包括:rhTPOrhIL-11avatrombopageltrombopagromiplostim。掌握各类药物的治疗机制、用药剂量、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对于个体化的治疗选择,提升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掌握用药时机,合理采用二级预防更有利于预防和治疗化、放疗相关血小板减少




                           点此返回微网站首页                       


1597280950987721.jpg



责任编辑:李慧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