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中国空气污染虽改善 仍为重要致病、致死因素

空气污染危害大、中国空气质量控制仍未达标、需采取更严格空气污染政策

时间:2020-08-28 13:47:03来源:未知作者:王丽娜 阅读: 77562

近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周脉耕教授为通讯作者两篇研究论文在《柳叶刀》子刊发表,其中一篇文章评估了我国 31 个省区市及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1990-2017年空气污染和健康状况关系。估算了包括室外细颗粒物(PM2.5)、室内空气污染和臭氧在内的大气污染水平,对人群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及预期寿命的影响。研究提示,中国在控制污染物排放上做出了大量的努力,因此近年来室外PM2.5和室内固体燃料燃烧所致的空气污染水平明显下降。然而,中国 PM2.5浓度仍然超过WHO空气质量指南中的建议浓度,因此大气污染仍然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Lancet Planet Heal.8月17日在线版)

image.png

同期发表的另一篇是一项全国性的研究,使用我国36个城市1.8万个家庭空气质量检测器2015-2017年收集的4700余万条数据,结合全国300多个城市死因监测点的日死因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研究揭示,既往对归因于PM2.5的死因或疾病风险评估多基于室外大气PM2.5,这可能低估了细颗粒物的危害和风险,提示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应该谨慎使用大气PM2.5作为相关危害效应和风险评估中的暴露指标,室内PM2.5暴露比室外暴露导致的死亡、疾病风险更高,研究提示了在中国采取更严格空气污染控制政策的必要性。(Lancet Planet Heal.8月1日在线版)

研究1     27年来空气污染改善  致死率下降

文章结果显示,2017年,中国人口加权PM 2.5年平均暴露量为52.7μg/ m3,比1990年低9%,仍高于WHO空气质量指南,全国81.1%人群居住地空气污染程度超WHO规定的临时目标(35 μg/ m3),空气污染仍然是重要危险因素。2017 年,中国有 124 万人死于大气污染。1990-2017 年,归因于大气污染的年龄标化死亡率降 60.6%;得益于煤炭等家庭固体燃料使用率下降,归因于室内空气污染的年龄标化死亡率下降85.4%;归因于室外 PM2.5 的年龄标化死亡率下降 12.0%。研究者指出,如中国大气污染降低到可导致健康损失的最低水平,人群期望寿命可增 1.25 岁。

中国各省的空气污染导致每10万人死亡率有显著区别,新疆(73.7)和河北(70.1)最高,香港(21.4)和海南(21.7)最低。归因于固体燃料的家庭空气污染每10万人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在西藏最高(75.8),在上海(0.8)和北京(0.9)最低。归因于臭氧污染的每10万人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在西藏最高(23.4),在香港最低(1.3)。

2017年,中国所有DALY的6.9%归因于空气污染。归因于大气污染的年龄标化 DALY 率为 1513.1/10万,男性(1839.8/10万)高于女性(1198.3/10万)。慢性阻塞性肺病的DALY有40.0%归因于大气污染,下呼吸道感染、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和脑卒中的DALY分别有35.6%、26.1%、19.5% 和 12.8%归因于大气污染。归因于大气污染的每十万人 DALY 在不同省份之间均有差异,例如归因于室外空气污染的 DALY 最低为香港(482.3), 最高为新疆(1725.6);归因于室内空气污染的DALY最低为上海(18.7),最高为西藏(1804.5)。尽管 1990-2017 年中国大气污染所致的总死亡率下降,但其中仍有 12 省份呈上升趋势。

研究2     室内空气污染危害不容小视

另一篇文章,研究者采用机器学习的GBM算法,建立了中国城市水平上的室内细颗粒物预测模型,基于此模型,研究预测了中国302个城市的室内细颗粒物浓度水平。结果表明,我国2013-2017年室内细颗粒物浓度大约为40±21 μg/m3, 比大气PM2.5浓度(50±42 μg/m3 )低20%。

和室外细颗粒物浓度在北方比南方高25%左右不同的是,我国南北方居民室内PM2.5暴露差异性相对较小。同时,本研究利用我国不同区域的人群室内室外停留时间,估算了每个城市2013-2017年的时间权重调整后的细颗粒物暴露浓度。

时间权重校正后的PM2.5每增加10 μg/m3会导致0.44%、0.50%、0.46%、 0.49%、0.59%和0.69%的非意外、心血管疾病、冠心病、卒中、呼吸类疾病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死亡风险。这些效应值大约是基于大气PM2.5评估结果的两倍左右,而基于时间权重校正后的PM2.5四分位距计算的慢病死亡风险,也比传统利用大气PM2.5估计的死亡风险高79%左右。其原因可能是室内PM2.5浓度在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呈现了相对较小的差异性。

总体上,PM2.5暴露所引起的慢性死因风险的季节和性别差异性较小,但是在空间上差异明显,如北方人群因空气污染导致的慢性死因风险高于南方。同时,研究也表明老人和低教育水平人群是PM2.5暴露的敏感人群。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