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老年脑梗塞的科学护理技巧

时间:2020-08-28 16:54:08来源:未知作者:▲ 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 王淅 阅读: 99783

脑梗死是一种心脑血管疾病,在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一旦发病,会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脑梗死致残率高、恢复率低、恢复周期漫长。因此,患者在经过治疗后,还需要进行后续必要的科学护理。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的降低患者病痛,最大限度的减轻患者和家属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脑梗死该如何科学护理?

生活中出现这些先兆要引起重视

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所引起的脑部病变,是一种突发性的脑部疾病,尤其是50岁以上的人群,发生率、死亡率高。因此,为了预防突发事故的发生、对病情进行有效的控制,需通过脑梗死的前兆进行判断。

头痛 、头晕、呕吐  如在一段时间内出现头痛、头晕,或症状突然加重,同时伴有肠胃不适、恶心、呕吐的症状。需引起注意,这很可能是脑梗死突发的前兆,应及时去医院寻求医生的诊治,以免病情的延误。

肢体麻木、不灵活  当出现手握物体失落、一侧肢体无力或者麻木、无故跌倒或者晕倒等情况时,则要警惕。因为人体一切的行为活动,都要通过大脑进行控制。

疲倦嗜睡  若日常工作或者学习中,经常打瞌睡,总感觉身体很疲倦。此时,应严加注意,看是不是脑梗在“搞鬼”,这有极大可能是因为脑中枢神经缺氧所引起动脉血管堵塞,使大脑缺血、缺氧,从而导致不良症状的发生。

视力突然下降  如果眼前突然发黑,视力变得很模糊,一段时间后又恢复正常。针对这种情况的发生,应重点考虑脑梗死。因为脑部缺血会影响视网膜,导致视力衰退等现象。

脑梗塞常见的临床症状

运动障碍  单侧肢体乏力、偏瘫是脑梗死的典型症状表现,如果脑梗死范围不是很大的话,只会表现为轻度的活动障碍,比如上肢力量变小,行走速度减慢,拿东西容易掉落等。

感觉障碍  单侧肢体或者身体局部出现麻木、刺痛、沉重、僵硬等感觉。

精神障碍  部分患者会出现性格上的异常改变,如反应迟钝、神志淡漠,也可能变得脾气暴躁、坐立不安。可以有注意力障碍、精神混乱、记忆力明显下降,还可能出现痴呆。

视觉和语言障碍  视觉障碍一般表现为眼前发黑,出现显著的视物模糊甚至失明。

语言障碍可表现为书写困难、突然语塞,说不了话,或者发音困难,吐字不清,也可能出现听力理解障碍,不能与人进行正常交流。

老年脑梗死的护理方法

心理护理  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使其可以对该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的客观规律,指导患者正确面对疾病,克服急躁、悲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饮食护理  在日常饮食中,应以低盐、低脂、高维生素、高蛋白食物为主,若患者吞咽困难,则予以鼻饲饮食。同时,医护人员应给患者以及家属详细讲述饮食的原则和注意事项,以便其掌握并严格落实。

生活护理  大部分脑梗死患者会出现口眼歪斜、偏瘫等症状,临床上常见口角下垂不能闭合,进而导致流口水等一系列症状。建议家属每天早晚为患者擦拭身体,在排泄之后也应当及时的进行清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促进患侧血液循环,避免褥疮的发生。

康复锻炼  对于病情轻微的患者,可以通过康复训练,使身体功能逐渐恢复;病情严重的患者,需要在家属的协助下进行翻身、确保血液流通顺畅,防止关节部分坏死。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