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特别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特别报道/详情

肿瘤的预防措施

时间:2020-10-15 09:11:36来源:未知作者:林旭 阅读: 108765

现代社会肿瘤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因为这种新生物多呈占位性块状突起,也称赘生物。肿瘤细胞会出现不同于正常细胞的代谢变化,进而适应代谢环境的成长,最终影响正常的组织器官。

目前临床上对肿瘤疾病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与化疗为辅,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延长患者生命周期,并且预后改善良好。但是肿瘤患者化疗后有较多不良反应,比如呕吐、食欲不振、营养不足等,这在加到程度上会对患者心理产生不同程度影响,不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所以对待肿瘤,最重要的还是在于预防肿瘤的发生。

肿瘤的常见类别

肿瘤疾病分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其中良性肿瘤主要是指没有转移以及浸润能力的肿瘤,薄膜与边界清楚,生长速度较为缓慢,对人体的危害性相对较小。因瘤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大,会对周围组织造成挤压,但是对相邻组织不产生破坏,与周围组织分界较为明显。使用手触摸用力推,瘤体会有一定的移动,通过手术能力将瘤体彻底清除。恶性肿瘤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肉瘤,一类是癌,其中肉瘤主要是间叶组织出现恶变产生;癌是上皮细胞产生恶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癌变认识较多,但是对肉瘤接触较少,主要是癌变人数比肉瘤人数多的因素,但两者均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肿瘤的预防措施

政府要重视  我国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 国家也越来越重视肿瘤防治工作。我国在1969年便成立了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对肿瘤疾病进行防控,在不同阶段开展了全死因调查。自《全国肿瘤防治规划纲要》发布以来,构建了不同级别的肿瘤专科医院、研究所等,并且构建了以县、乡肿瘤防治网络,开展了以高发现场为基础的综合防治研究。 2003年我国卫生部门发布了《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对肿瘤防治工作给出了指导原则、目标以及工作内容等。  

已知危险因素控制  (1)合理饮食,体育锻炼。随着城镇化不断发展,较多农村建设了公园,人们茶余饭后能力在公园中锻炼身体,不但能够娱乐,而且可降低肿瘤病发率,抵御一些慢性非传染疾病的威胁。此外,为了远离肿瘤疾病,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改善不合理的饮食结构,规律饮食。所以在饮食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色料的搭配,提高患者食欲,在饮食期间以清淡为主,在进食之前适当做一些活动,也可以吃一些开胃食物,比如果汁、酸梅汤等,有助于消化。不能吃油炸、汉堡、零食以及豆类等食物。在生活中不能吃太多熏鱼,熏肉,并且少喝酒,提高自身免疫力,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远离肿瘤疾病。

(2)控制感染。一些肿瘤的发生与感染有关,比如乙肝感染。目前,乙肝疫苗已经被纳入到计划免疫当中,已经全面普及,有效降低了肝癌的死亡率。其次,其他重要疫苗接种率也逐渐增加,这对降低机体感染率具有较大促进作用。

(3)禁止吸烟。香烟中含有较多致癌物质,比如尼古丁、苯并芘二甲基亚硝胺以及一氧化碳等,会对人体肺部造成较大伤害,因此有抽烟史的朋友应当戒烟。此外,避免或减少职业性致癌因素。一些工作车间内含有含量较高的致癌剂,致癌率相对较高,目前已证实煤油、焦油、沥青以及石棉等有致癌性。所以,在工作中需要采取多种措施降低车间中的一些致癌物质,同时自身在工作中也应当提高该方面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肿瘤病发率,以此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