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一直咳嗽,你用对药了么?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杨燕
杨燕 教授

支气管炎是由于病毒、细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炎症。小儿由于呼吸系统未发育完善,免疫功能也较低,因此很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此外,部分患儿由于存在呼吸系统基础疾病,也会使支气管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甚至引发肺炎。
支气管炎的初期症状与感冒十分相似,都有打喷嚏、鼻塞、流鼻涕等。而支气管炎还会同时出现如下两个特征:1、咳嗽伴发气喘:发病1-2天后咳嗽逐渐加重,3-4天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即出现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 2、咳嗽持续时间长且脸色发绀:咳嗽2-3周仍未好转,而且咳嗽时伴有脸色发紫、发绀等缺氧的症状。宝宝如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家长应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贻误病情。

宝宝得了支气管炎,家长一定要谨慎用药,不可病急乱投医,滥用镇咳药和抗生素等。有些家长心疼宝宝咳嗽,一听到咳嗽就给宝宝服用镇咳药。其实咳嗽这一动作具有促进痰液和异物排出的作用,滥用镇咳药反而可能造成宝宝痰液无法咳出。而不同的抗生素对细菌、病毒等不同微生物感染的支气管炎分别有效,因此,在选择用药时,一定要确定好病原再对因下药。
鉴于小儿身体娇嫩,免疫力薄弱,为减少西药的副作用,可以采用儿童耐受性好,安全性较高的传统中成药配伍治疗,也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中医学认为“支气管炎”归“咳嗽”范畴。小儿脏腑柔嫩,肺气不足,且肾气虚弱。无力温养肺气,更易造成肺气虚。当病邪侵入时,致肺失宣降而出现咳嗽、气喘等症。因此,支气管炎的治疗宜以宣肺止咳平喘为主,兼补肺肾。
在卫生部“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中,有很多中成药被推荐用于治疗小儿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哮喘,其中黄龙止咳颗粒有益气补肾、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放心使用。方中的麻黄宣肺平喘,桔梗、地龙、射干止咳化痰,葶苈子祛痰平喘,可在小儿支气管炎的治疗中快速缓解咳、痰、喘的症状;同时方中的黄芪、地龙、淫羊藿具有补益肺脾肾的作用,能提高儿童免疫功能。因此黄龙止咳颗粒具有三脏同补,三症同消,扶正祛邪,攻补兼施之功,特别适合儿童使用。
支气管炎伴有发热时,可以使用物理降温措施或退热药物口服治疗,如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布洛芬等。低龄儿童可以选择口服化痰药物帮助其排痰,以加速康复,如氨溴索等。

宝宝生病时,家长除了需要了解最基本的用药选择,合理的预防保护措施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
1、积极锻炼:充分的体育锻炼能明显改善孩子的体质,提高免疫力,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2、保证营养均衡:要注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合理摄入,重视营养搭配,保证营养均衡。
3、避免诱因:注意休息、防寒保暖、避免吸入有害物质(如大气污染、二手烟等)、避免交叉感染等。
以上小儿支气管炎防治的相关知识介绍,希望能帮助每位家长,让自己的宝宝远离疾病,健康茁壮地成长。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7-042025
直面痛点 通络药物为心脑血管疾病临床难题提供“全新解法”
-
07-012025
筑牢用药安全网,专家把脉黄冈药事管理,共绘区域药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new新技术与伦理问题如何并驾齐驱——“脑机接口技术中的伦理挑战与法律因应”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5-06-30 -
new全国高等学校智能医学工程专业第一轮规划教材主编人会议在京召开
2025-06-30
-
多靶点干预重构慢病管理体系 循证助力破解微血管病变防治难题
2025-06-28 -
全周期综合管理 打出糖尿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组合拳”
2025-06-26 -
破解心血管疾病治疗难题 通络药物引领慢病防治“中国方案”
2025-06-17 -
破局前列腺疾病诊疗困局 夏荔芪胶囊开辟“治补结合”新路径
2025-06-04 -
聚焦临床痛点 筑牢前列腺疾病防治中西医结合防线
2025-06-03
-
我国发现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2016-04-18 -
中期甲状腺癌也可以经口腔镜手术
2023-04-23 -
2023年度医界好书评审结果公示
2024-03-07 -
中国医师协会学术会务部招聘启事
2016-09-01 -
郑大附一院消化病院刘冰熔院长内镜治疗新技术受国际关注
2016-12-05 -
2017年医师资格考试四大变化
2017-07-28 -
72% 坚守是他们的春节
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