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识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种由HIV病毒感染引起的人体免疫功能缺陷疾病,目前并没有完全治愈的办法,只能通过药物延缓病情的不断恶化。艾滋病的可怕之处在于对于我们身体免疫系统的破坏,艾滋病后期人体的各项器官基本衰竭直至死亡。HIV的狡猾之处在于只是感染状态的话没有任何的表现特征,一旦发展为艾滋病,病人将毫无还手之力,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持个人的良好生活习惯。
艾滋病的感染途径
艾滋病的传染性极强,一般分为三种传播途径,即性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以下详细来讨论具体的传播途径:
性传播 是最常见的艾滋病传播感染方式,而性传播的方式一般分为三种,即精液、直肠分泌液与阴道分泌液。在发生性行为时,往往会接触到人体的直肠、阴道与口腔等部位,进而引发病毒的感染。其次在性活动时,由于性交部位的摩擦,有一定的可能会导致生殖器黏膜的些微破损,这时候病毒会通过破损部位趁虚而入,进入对方的身体,而且直肠的肠壁比阴道处更容易被磨损,因此肛交比普通性交危险性更大。
据可靠的社会调查显示,在所有的艾滋病病人中通过异性性行为感染的人数占70%左右,同性性行为感染的艾滋病病人占20%左右。
母婴传播 又称围产期传播,已经感染艾滋病的孕妇通过妊娠传播,在分娩时通过产道传播,在母亲没有察觉到自身感染HIV的情况下对孩子进行哺乳,也会将病毒传染给自己的孩子,艾滋病毒可存在于乳汁之中。
血液传播 血液传播是艾滋病感染最直接的途径。比如将被艾滋病毒污染的血液注入人体即可感染艾滋病毒;艾滋病人使用过的注射器或者针灸针等物再对其他人进行注射时也可引发艾滋病的传染,另外像其他可刺破人体皮肤的医疗器械如外科手术器械与接生器械等都可作为传播艾滋病毒的媒介。
另外引起血液传播的还包括理发、纹身、刮胡所用的刀具;打架斗殴引起的血液混合;医护人员在救治艾滋病人破损皮肤时的接触,这些也可引发感染。
艾滋病的预防感染措施
首先是要规范性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洁身自好,不卖淫嫖娼,不乱交滥交,纵使要性交,也应当戴上安全套,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与预防的作用。
严防血液传播 拒绝毒品,不与其他人一起使用注射器,避免因一时之快而后悔终生;在就医时严格检查所用医疗器材是否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保管好自己的刮胡刀、牙刷等私人物品,不外借与不借用他人相关物品;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与其他人有血液的接触,切断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孕妇要及时检查 避免因为自身的原因而害了孩子,如果检查出了艾滋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后续的治疗工作。
现在很多人谈到艾滋病就勃然变色,对其充满了恐惧,其实我们没必要过分的去惧怕它,艾滋病没有想象的可怕,只要我们从心理上重视它,在上文谈到的三种传播途径上切断其来源,它并不能对我们起到实质性的伤害。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如果有人真的不幸感染了艾滋病,只要在72小时内阻断其传播,就可以有一定的几率避免受到艾滋病的伤害。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洁身自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重视艾滋病毒的传播,那艾滋病毒就伤害不了我们自身。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中国女医李晶晶吉布提“破偏见”:半小时微创手术圈粉 从质疑到请教书写中吉医疗情
2025-09-28 -
new第92届CMEF医博会在广交会展馆启幕 万款医疗“黑科技”闪耀湾区
2025-09-27 -
new一句“没得治”之后,ILD患者通过MDT生死逆转
2025-09-26 -
newAI赋能脓毒症精准诊疗,控炎与免疫调节并重!
2025-09-26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