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患者的居家康复训练方法
偏瘫是临床常见的神经系统后遗症,主要发生在患者脑梗塞、脑出血急性期之后,出现一侧口眼歪斜、肢体不能运动等现象,需要通过积极的康复治疗,以改善偏瘫症状。因偏瘫患者康复周期较长,多数情况下患者需要在家庭生活中完成康复训练内容。偏瘫患者居家康复训练的方式都有哪些?
一侧肢体瘫痪的训练方法
一侧肢体完全瘫痪,指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在出院后仍然不能自主活动,对于此类患者主要康复训练目的是为防止患者卧床期间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包括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压疮、下肢静脉血栓等。在居家康复训练中,主要内容包括卧位摆放、翻身训练、关节被动活动、肌肉按摩等。
卧位摆放 主要包括健侧卧位、患侧卧位,两种卧位均需身下侧上肢体保持前伸状态,身体上侧肢体分别放于体侧、微屈放于胸前,身下侧上肢向后伸直或微屈,上侧下肢垫置软枕(分别为全腿、小腿),分别保持90°弯曲、微屈状态,以对抗患侧肢体痉挛。
床上翻身训练及被动训练 随患者症状好转开展床上翻身训练,并实施床上关节被动训练(关节屈曲及旋转)及肌肉按摩,此时需要患者家属从患者肢体远心端至近心端开始训练,主要目的为了避免关节腔粘连、下肢静脉血栓、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
健侧肢体强化训练 为了方式健侧肢体出现废用性肌肉萎缩,需要进行健侧肢体手功能训练、肌肉强化训练等,可以通过捡豆子、拎重物、抗阻运动等保持健侧活动能力。
桥式运动 随患者状态好转,帮助患者进行主动运动,可通过桥式运动增强患者肢体控制能力,即患者仰卧位,小腿与地面垂直,双侧上肢自然放于地面,以肩膀、双侧足跟为着力点向上拱起身体,抬到最高点的时候维持5 s。
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方法
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主要目的为强化患者肢体功能,增强其生活自理能力。在进行上述肢体强化训练基础上,还可以通过肢体负重训练、行走训练等改善肢体运动功能。
上肢训练 主要包括上肢负重训练及伸展运动。在进行负重训练的时候,以患者肢体情况选择重量合适的哑铃,进行上肢平举训练,依据患者情况适当增加训练时间、增加哑铃重量,以强化上肢功能。在进行上肢伸展运动时,双手交叉,可利用健侧上肢带动患侧向上举过头顶,保持上臂伸直并左右摇摆。随患者肢体功能改善,可进行上肢独立运动,包括触摸耳朵、触摸头顶等,以强化上肢功能。
下肢训练 增强患者平衡能力训练,如患者在椅子上完成自主坐立、站立运动,并随着下肢功能改善逐渐完成室内行走及户外行走训练,以改善患者下肢功能。
整体功能训练 随患者上肢和下肢功能的改善,逐渐开展整体性功能训练,主要方法为鼓励患者自主完成日常护理内容,包括洗脸、刷牙、穿衣、吃饭等,后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快速行走、做保健操等有氧训练,以改善患者整体生理机能,使其逐渐回归到正常生活状态。
语言障碍患者的训练方法
语言障碍的患者可能会表现出不能发音、患有发音不准确、无法准确表达自己意思等情况,所以需要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在语言康复训练中,需要从简单的单次、短句发音开始训练,比如利用一些文字卡片、教学短片等,并通过让患者哼唱自己熟悉的歌曲、大声朗读报纸内容等训练方式,逐渐增加患者词汇量;同时增加与患者语言交流,请其复述前一天读到的报纸内容,以改善患者记忆能力及沟通能力。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从“抗律”到“调律” 参松养心胶囊多靶点出击守护心律
2025-07-09 -
new风咳论道·中西融通 | 风咳理论体系构建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
2025-07-08 -
new心速宁胶囊循证研究成果在第三届中西融合心脏健康大会重磅发布 新课题启动助力心血管疾病管理
2025-07-03 -
new历时16个月,散异有道·中西论道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病例演讲大赛全国总决赛闭幕!
2025-07-01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