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0征文活动
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2020征文活动/详情

皮疹、腹痛、夜间辗转反侧,他到底是怎么了?

时间:2020-12-03 21:06:00来源:未知作者:北京潞河医院 周田 阅读: 117115

患者,岁,因“右腰背部、右下肢红斑、水疱、疼痛3天”于2020年11月2日入住潞河医院。

入院情况:患者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右腰背部、右下肢出现皮疹,初期为红斑,局部疼痛,患者未予重视,3日以来,患者皮疹较前明显加重,累及右腰背部、右下肢大腿伸侧,红斑基础上出现簇集水疱,皮疹处疼痛。病程中患者自觉腹痛,为持续性胀痛,间断排尿困难,夜间睡眠差,间断疼醒。查体:T 36.5℃,P 74次/分,R 18次/分,Bp 150/71mmHg。专科检查:右腰部、右下肢可见大片状红斑,红斑基础上可见簇集分布的针头至绿豆大小水疱、丘疱疹,疱壁紧张,疱液清亮,部分水疱中央见脐凹,未见明显脓疱,皮疹单侧分布,未超过体表中线,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患者行视觉疼痛量表评分为7分。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WBC)10.38×109/L,血小板(PLT)216×109/L,血红蛋白(HBG)138g/L,红细胞压积(HCT)42.5,红细胞(RBC)4.6×1012/L。腹部B超:1.脂肪肝 2.胆囊壁单发隆起样病变(息肉可能性大)3.右肾多发囊肿。 生化:肌酐 181umol/L,尿素 11.83mmol/L。尿常规:蛋白2+。

入院诊断:1.带状疱疹2.高血压3级(很高危)3.慢性肾病4.高尿酸血症

诊疗经过: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检验, 尿常规:蛋白质1g/L、葡萄糖2.8mmol/L。血常规:白细胞6.79*10^9/L、红细胞4.43*10^12/L、血红蛋白135g/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66.5%、单核细胞百分率13.5%、中性粒细胞计数4.51*10^9/L、单核细胞计数0.92*10^9/L。生化示:葡萄糖7.3mmol/L、肌酐129umol/L、尿酸501umol/L、总胆固醇5.47mmol/L、尿素13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98mmol/L。C-反应蛋白2.1mg/dl、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3.02ng/ml、前列腺特异性抗原7.049ng/ml、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3.5ng/ml 胸部CT示:1、左肺上叶微结节,右肺中叶小结节,建议隔期复查;2、两肺多发索条影及牵拉性支扩;3、左房左室增大,左右肺动脉干增宽,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多发钙化;4、双肾囊肿;胆囊小结石。治疗予以伐昔洛韦0.3g Bid口服7天,强的松15mg每天晨起顿服,服用5天,甲钴胺500ug QOD注射,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局部外用。入院一周后无新发皮疹出现,疼痛评分降为5分,下腹胀痛和排尿困难减轻。入院两周后皮疹干涸结痂,疼痛评分降为3分,偶有下腹胀痛,排尿困难基本缓解。

出院情况:患者精神可,饮食睡眠一般,大小便正常。睡眠情况可。查体:右下肢、右腰背部皮疹已干燥结痂,部分痂皮脱落。偶有腹痛,无排尿困难。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8.62*10^9/L、单核细胞百分率10.2%、单核细胞计数0.88*10^9/L。尿常规示:尿红细胞数量12uL、蛋白质0.7g/L、葡萄糖11mmol/L。粪便潜血检查(急)阴性。2血清乳酸脱氢酶227U/L、肌酸激酶71U/L。肌酐 189umol/L。上级医师查房后准予出院。

此例患者皮疹面积广泛,自腰腹部至同侧下肢,另外出现内脏神经受累症状,腹痛以及排尿困难。疼痛评分开始为7分,属于重度疼痛,所以此例为一例重症带状疱疹的患者。根据我国制定的带状疱疹治疗指南,在发病的72小时内我们给予患者伐昔洛韦抗病毒治疗,疗程7天。因为患者症状较重,我们同时给与了小剂量强的松短期口服。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治疗两周后疼痛明显减轻,内脏神经受累症状也明显缓解。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 new上火、单纯疱疹和毒气

    “上火”、“发疳”,这是广大人民群众经常用于描述面部口周单纯疱疹或口角炎或各种类型口腔溃疡的常用词。

    2020-12-05
  • new走进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是民间俗称的缠腰龙、蛇盘疮,沿身体一侧呈带状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伴显著的神经痛。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引起。

    2020-12-04
  • new得了带状疱疹怎么办

    皮肤症状:单侧出现阵发性疼痛、跳痛、牵扯痛,3-7天左右发生带状、群集性水疱,经过治疗疼痛逐渐减轻、水疱吸收结痂。

    2020-12-06
  • new不同部位带状疱疹患者的阶段性护理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疾病,该疾病具有突发性、传染性,痊愈后一般可获得较长时间免疫,中医将该病称为“蛇串疮”“腰缠火丹”。

    2020-12-04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