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2020征文活动
当前位置:首页/ 专题/2020征文活动/详情

对抗带状疱疹病毒 皮肤科医生的新选择

时间:2020-12-08 12:04:00来源:未知作者:张美新 阅读: 163085

患者陈X,女,56岁,主因右侧头面部疼6天,红斑水泡2天入院。患者6天前因出国旅游奔波劳累,出现右侧耳部、颞部及顶部头皮疼痛,为阵发性跳痛,伴轻度头晕、恶心,自认为劳累、受凉所致“偏头痛”,口服“止痛药(具体不详)”对症止疼治疗,效果不佳。2天前右侧鼻翼、鼻下方、口角、眼外侧及耳廓皮肤出现淡红斑,皮疹迅速加重,于鼻翼、鼻下方及口角红斑上出现簇集丘疹、小水疱,伴明显水肿。同时疼痛加剧,伴明显头晕、恶心,伴轻度面瘫,严重影响食欲及睡眠,就诊于我院门诊,诊断为“带状疱疹,RamseyHunt综合征,带状疱疹性神经痛”,为求进一步系统治疗收住院治疗。

患者平素健康状况可,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病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手术、输血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无吸烟、饮酒史。适龄结婚,育有一子,否认家族遗传史。

入院后化验及检查回报:血常规:WBC:6.9*109/L、MON%:17.3%;肝功能:LDH:261U/L;肾功能:肌酐:143umol/L;凝血功能:D-二聚体:679ng/mL;免疫全项:ANA:(+)1:80胞浆型;肿瘤全项无异常。心电图:正常;腹部B超:脂肪肝、胆囊息肉、胰脾双肾未见异常;胸片:两肺纹理增多;头颅CT:轻度脑白质稀疏,双侧侧脑室增宽;脑电图:大致正常。面神经电图:右侧面神经变性61.3%。

皮肤科专科查体:右面部明显水肿,右侧鼻翼、鼻下方、口角、眼外侧及耳廓可见红斑,其上可见簇集性分布的丘疹及小水疱,并可见黄色渗出。右侧眼睑闭合不全,右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伸舌稍偏向左侧。

a_副本.jpg

A:

b_副本.jpg

B:

(A图:治疗前;B图:溴夫定(左代)治疗一周后)

治疗:结合患者发病急骤、病情进展快且合并面瘫情况,予溴夫定(左代)125mg口服抗病毒治疗7天,加用甲钴胺0.5mg tid、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片 8IU bid营养神经止疼辅助治疗,外用院内制剂氯霉素氧化锌收敛抗炎,辅以中医针灸疗法。治疗一周后患者无新发皮疹,原有水疱干涸结痂,疼痛明显减轻,且右面部面瘫相关症状明显缓解,复查面神经电图示:右侧面神经变性39.7%。服药7天后停用抗病毒药,继续营养神经治疗一周出院。

讨论: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对病毒无免疫力的机体被感染后,发生水痘。由于病毒具有噬神经性,感染后可长期潜伏于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感冒时,病毒可再次被激活,沿神经纤维下行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强烈的炎症。典型皮疹为红斑基础上的簇集性小水疱,单侧、沿神经节段分布并伴有疼痛;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呈显著上升。2016《EDF/EADV带状疱疹管理循证指南》推荐的治疗药物为阿昔洛韦、泛昔洛韦、伐昔洛韦、溴夫定。其中溴夫定疗效显著优于同类口服抗病毒药物,肝肾功能损伤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且每日给药一次,服用方便,不失为皮肤科医生对抗带状疱疹病毒的新选择。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 new上火、单纯疱疹和毒气

    “上火”、“发疳”,这是广大人民群众经常用于描述面部口周单纯疱疹或口角炎或各种类型口腔溃疡的常用词。

    2020-12-05
  • new走进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是民间俗称的缠腰龙、蛇盘疮,沿身体一侧呈带状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伴显著的神经痛。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引起。

    2020-12-04
  • new得了带状疱疹怎么办

    皮肤症状:单侧出现阵发性疼痛、跳痛、牵扯痛,3-7天左右发生带状、群集性水疱,经过治疗疼痛逐渐减轻、水疱吸收结痂。

    2020-12-06
  • new不同部位带状疱疹患者的阶段性护理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疾病,该疾病具有突发性、传染性,痊愈后一般可获得较长时间免疫,中医将该病称为“蛇串疮”“腰缠火丹”。

    2020-12-04
推荐阅读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