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哲思杂想
当前位置:首页/ 人文/哲思杂想/详情

互联网医疗不该是新形势下的“黄牛”

时间:2016-04-18 02:07:29来源:未知作者:admin 阅读: 113247

2015年已经随风而去,轰轰烈烈的互联网医疗也在年末凄风冷雨中陷入“低潮”。最近春雨医生的张锐在展望2016年移动医疗时说了一句话,大意是“医生补贴大战已经开始,新的一年预计争夺会更加激烈”。优质医疗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互联网医疗挟资本与公立医院争抢医生的大戏愈演愈烈,未来,光靠排队我们还能看上好医生吗?

众所周知,“黄牛”倒卖医院挂号是要被打击的,即使是网络黄牛应用高科技抢预约号,加价卖给患者,最终也难逃被媒体曝光被卫计委出手封杀的命运。医疗不是普通商品,不应该价高者得,而应该保障其公平性,保障居民公平享有公共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

春雨医生的张锐近日在一场活动上解释春雨的打法时说,春雨“是把中国医生的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把医生等车、饭后、午休、上厕所的时间聚合起来,变成产品销售给用户。这些碎片化时间不是中国医疗目前已有的供给,是现在中国医疗的增量。”

提到碎片化时间,我想到广东省家庭医生协会前不久刚推出的“U护”APP,同样主打是把护士的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为居民提供上门家居护理、陪诊等服务。不少三甲医院在职护士的反应是,本职工作都忙死了,哪有时间去赚这个外快。

现在在妈妈群里很有影响力的“V大夫”也是差不多的打法,利用儿科医生下班时间、休息时间,提供线下咨询和接诊,因为能“意外”地约到很多名家,深受妈妈们的喜爱,但它目前还不敢额外收费。好大夫、挂号网现在则有预约加号通道,根据“病情优先原则”,可以找主任医师、教授加号,当然,前提是患者需要额外付费。乌镇的互联网医院,为患者和名医间架起虚拟桥梁,可以实现在线视频问诊,桥也不是免费走的,一个预约号200元。

说白了,体制内的医生通过互联网的平台可以多赚一份收入,相比“以药养医”来说,这个收入当然更加坦荡,也更加体面,对医生来说,也是价值的体现。也难怪张锐近日放言,春雨医生会出现100个百万富豪的医生,“医生可以通过合理合法的体制外收入拿到100万”。

然而,我的疑问是,在医疗资源如此紧缺的中国,忙碌的医生有多少碎片化时间可供整合?虽然相对空闲的二甲医院医生可以成为网络轻问诊的主力军,但并未解决患者找专家的需求。各大互联网医疗平台对优质医疗资源的抢夺战,最终会否演变成新形势下的“黄牛”——给钱就能看上专家,没钱一切免谈?

当然,互联网医疗有其绝对的好处,比如轻问诊、建立良好的就医流程、提高医患就诊效率等等。但从目前各大互联网医疗平台上主任医师进驻的情况看,一场争夺战在所难免。“滴滴打车”通过补贴可以吸引大批人转行做司机,满足大量释放的打车需求,给市民生活提供便利。但互联网医疗如果走滴滴的路子,通过补贴大战争抢医生,能让更多的好医生涌现吗?短期内是不可能的。那么,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专家在时间、精力、人数有限的情况下,向赚外快的互联网端倾斜,会否“伤及”公立医院的线下接诊?未来光靠半夜排队,还能抢到号看到顶级专家吗?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 03-092024

    彰往而察来: 医学现代化时代之问

  • new总有一种精神,赓续绵延

    2024-03-04
  • 12-262022

    《自然》杂志发表臭名昭著论文之始末

    1869 年创刊的英国《自然》杂志,原是一本典型的科普杂志,后来也开始刊登学术论文,因在 20 世纪 70 年代敏锐抓住了影响因子游戏的重大机遇,得以快速跻身于世界名刊之列。不仅如此,该

  • 12-202022

    科学传播的奥秘揭示

    先哲曾言:一个科学家的所有创造,实际上就是他用以阐释这些创造的语言。回眸史册可知, 20 世纪的大部分时间,科学文献的数量每 15 年翻一番。随着数量的变化,文章的平均篇幅变短了,文献中的专业术语则变得越来越多。科研用语已经进入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产的时代,并且无须太在意这些学究式的写作规则。 我们知道,科学交流中的 5 个基本问题是:你做了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你是怎么做的?你发现了什么?这些发现意味着什么?尽管许多修辞技巧是靠直觉使用的,但这些技巧都是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学习并内化而成。如果我们能把自己定位为作者,而非堆砌文字的“工匠”,通常就能通过熟能生巧地掌握写作的技巧。好的写作通常要以阅读为基础,即站在写作的角度阅读,带着批判的眼光追求质量,看哪些是值得学习并效仿的。好的交流者,能够研究并鉴别所在领域中成功表达的案例,并从中学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在专业领域,写作技艺娴熟的作者都是训练出来的,而不是天生的。写作中的见习模仿有 2 项主要活动:第一,无论何时当你阅读的时候,有意识地收集好的写作作品;第二,仔细品读精品的内容,这些作品就能内化为你的写作指南。高水平的作者经常总结或试验他们叙述的逻辑路线,从而成为那些能够判断如何讨论才能更有说服力的人。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及养成好的方法,将为科学家陈述他们的工作提供非常有力的支持。 美国独立学者蒙哥马利为我们揭示了科学传播的奥秘,并且给出如何进行高水平交流的技巧。首先,科学写作其实就是讲故事。阅读任何一篇文章的小标题,我们就可以明确地推测出该标题下所包含的内容是什么、它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