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中老年健康管理与疾病预防系列报道

推动基层医疗服务发展 助力“医防融合”新模式

时间:2022-08-23 17:54:22来源:未知作者:冯倩倩 阅读: 106969

image.png


image.png

医师报讯(融媒体记者 冯倩倩“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守护老年健康的‘绿纱帐’,应发挥更多优势,然而传统的诊疗模式越来越无法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模式创新势在必行。” 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主任葛彩英810日,在中老年人健康管理与疾病预防科普活动中接受采访时表示。

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护师陈颖告诉记者:优雅地老去已经成为当下的新时尚,然而‘优雅总会在疏忽间遭到破坏。以带状疱疹为例,状疱疹中老年人群易患的感染性疾病之一,高发于50岁以上人群慢性病人群离带状疱疹更近部分带状疱疹患者会出现后遗神经痛,严重时导致失眠、抑郁,甚至有些患者在疱疹消失后仍然经受疼痛,有的病例疼痛甚至超过数年,这就与‘优雅’相去甚远了。所以,我们要将应对的关口前移,治病前先防病,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措施。另外,对于慢性病管理,要不断优化服务,为中老年人提供多种获取知识的渠道,以及在就诊流程、多学科协作、人才培养等方面下功夫,实现全面提升。”

诊疗模式创新:智慧家医优化协同模式

中老年人免疫力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加之往往患有一种甚至多种基础疾病1,抵抗力更弱更易染病情进展更快严重程度更高,成为需要提防疾病感染的重点群体2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卫生服务中心)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创新模式为智慧家医优化协同模式(IFOC),源于卫生服务中心前任主任吴浩在国外读研究生时的启发,实行后获得了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肯定。此模式以人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基于智慧健康照护的家庭医生协同一体化服务,是社区家医团队与辖区常住居民自愿签订服务协议后,围绕居民个人以及家庭健康需求的务,以人工智能、电子数据和互联网技术为支撑,为签约居民提供健康管理以及照护的服务模式。

“通过建立线上线下医患互动的持续服务模式,即‘一医一护一家庭’的固定服务模式,患者每次就诊时扫码,就能自动被分到固定的家庭医生诊室。”葛彩英表示,通过此模式,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心理状态、性格特点、经济状况、家庭情况、教育水平等背景情况有利于提高慢性患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慢性病的治疗率、控制率,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目前,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同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开通了以新冠疫苗接种的服务方式:流动车疫苗接种服务、家庭医生入户疫苗接种服务、固定点疫苗接种服务。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入户评估、接种疫苗。”葛彩英提及卫生服务中心诊疗模式的创新时表示,疫情之下,又逢流感季接近,疫苗接种仍是工作重点,家庭医生有组织、有措施地开展疫苗接种工作,新冠疫苗接种率由开始的60%增长到了80%左右,将朝着接种率为92%的目标继续努力。

“老年人群往往患有多种基础病,随着多学科协作诊疗理念深入人心,卫生服务中心在多学科协作方面也迈出了实践的步伐。”陈颖表示,目前卫生中心有28个家庭医生团队,保健科为每个家庭医生团队派出一名防保医师,普及疾病预防知识,一对一地为辖区百姓服务。

服务能力优化:信息化手段与设施投入

            

新冠疫苗接种服务能力的提升,也有赖于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与设施的投入。葛彩英提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台账记录,精准掌居民的接种信息,首先,家庭医生通过电话与居民沟通评估,而后由通过台账记录居民的疫苗接种情况与意愿最后由护士每天整理记录内容向上级汇报。卫生服务中心专门成立了疫苗攻坚专班组,有组织、系统化地每天更新台账信息,最终查明未接种人群究竟属于客观情况允许而主观拒绝接种疫苗,还是客观原因不允许接种疫苗的情形,并由此规划出方案。

“葛大夫,我闺女减了15斤,血糖控制得也特别好,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一位母亲在向葛彩英反馈女儿近来的状况时兴奋地说道,听到这里,葛彩英回忆起初诊时这位妈妈的诉求:“救救我闺女吧!”这位患者离异后,生活不规律,血糖指数很高,身体越来越肥胖。她的几位家庭成员都是糖尿病患者,父亲更是因为糖尿病足而截肢,可想患者妈妈的担心不无道理。

葛彩英十分注重与患者的沟通态度,与患者沟通血糖情况,制定调理方案,并建议患者减肥。然而患者却认为自己不需要减肥,鉴于此情况,葛彩英建议她去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的“健康自测小屋”亲自测量各项指标。葛彩英说道,开展健康教育要有方法,很多患者不知道身体各项指标的正常值,有些患者测量后得知自己属于肥胖范围。葛彩英十分强调一对一的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为患者树立健康目标,督促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并由护士进行一年4次的面对面随访

“我们有专门的红黄蓝系统,用变红、变黄、变蓝来提示患者病情的变化。护士每天打开患者的专属界面搜索信息,再反馈给医生。”葛彩英表示,信息化手段为医护协同的服务模式提供了更多便利。疫情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健康教育大课堂,100多人的会议室座无虚席,疫情之后,根据患者需求编辑词条,通过外呼系统发送给签约居民,信息也可以群发。

对于未来工作发展方向,葛彩英表示:“未来慢性管理就是基于线上线下相结的模式,展开健康教育,医生通过随访对患者进行评估,随后根据患者的反馈来监督实施。

理念提升人文关怀与患教助力个体化管理

 

葛彩英表示医患互信是推动疫苗预防接种的重要力量。一些居民疫苗有疑虑,但又害怕患上带状疱疹等感染性疾病,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基于这种情况,家庭医生与社区居委会干部在与居民长期的相处中建立了信任关系,更容易普及疫苗知识。

医生在关注疾病的同时,更要给予患者人文关怀,为此葛彩英主张“一医一患一诊室的诊疗环境,“一患一诊室”可以很好地保护患者的隐私,从而使医生真正地走进患者的内心,了解他们的需求与担忧。

“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自己的血脂指标,也不了解带状疱疹等疾病,更不了解其造成的疾病负担与影响”葛彩英表示,通过人文关怀进行患教,可以改善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采访尾声,葛彩英表示,卫生服务中心守护居民的健康未来更加注重提升医生的医疗服务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加强人员常规培训的同时,将员工送往国内外有先进经验的地区学习。陈颖表示,卫生服务中心为年轻人提供学习机会与轮转机会,鼓励年轻人以兴趣为主来选择岗位。有资历的员工实现“教学相长”,在带教的同时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诊疗能力。在众多新举措的助力下,卫生服务中心的发展正在迈上新台阶,继续为辖区居民保驾护航。

注解:

 权娅茹, 李长贵. 水痘和带状疱疹及其疫苗 [J].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19, (04): 87-91.

2 冯录召, 杨涛,王晴,. 科学接种疫苗 降低感染性疾病风险护卫老年健康[J]. 中华医学杂志, 2020, 100(48):3821-3826

 

 JOHNSON R W, MCELHANEY J. Postherpetic neuralgia in the elderly [J]. Int J Clin Pract, 2009,63(9): 1386-91.




责任编辑:沈佳盟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 09-292022

    加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医防融合”助力健康老龄化

    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在老年人健康防护中发挥着重大作用,采用多种方式联动,共同助力 “医防融合”机制的探索,仍然是基层医护人员工作的重点。9月22日, 中老年人健康管理与疾病预防科普

  • 09-022022

    建立良性医防融合机制,共建中老年健康新格局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守护老年人健康方面,可以发挥更多优势。” 8月24日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高新院区心圩卫生院向平副主任,在中老年人健康管理与疾病预防科普活动中接受采访时表示。 创新模式 “中心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较高,辖区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 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高新院区心圩卫生院 黄凡鉴医师表示,考虑到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力会下降这一特点,中心以家庭医生服务作为 “主战场”,成立护理志愿者团队、建设家庭签约服务,为中老年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方便社区中老人就诊。 据 黄

  • 08-252022

    华西助力创建医防融合新模式,铸造老年人免疫新屏障

    8 月以来,成都最高气温达到了 44 ℃ , 累计降雨量仅 17.1 毫米 。 高温 天气 容易诱发多种疾病 , 中老年人群免疫力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加之往往患有一种甚至多种基础性疾病 1 ,抵抗力更弱更易染病,病情进展更快、严重程度更高,成为需要提防疾病感染的重点群体 2 。 近日 , 医师报记者走进 成都市高新区芳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以下简称中心 ), 与 副主任 佘毅 和预防保健科科长 白琳 一道 , 围绕关怀中老年人身心健康主题,对建立良性医防融合机制,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加强 “ 早干

  • new推动基层医疗服务发展 助力“医防融合”新模式

    医师报讯 (融媒体记者 冯倩倩 ) “随着 社会老龄化程度加剧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守护老年 人 健康的 ‘绿纱帐’,应发挥更多优势,然而传统的诊疗模式越来越无法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

    2022-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