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九成痴呆末期患者服用“可疑药物”
可疑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性激素等
尽管指南推荐痴呆末期患者应减少积极和繁重的干预措施,加拿大一项研究发现, 痴呆末期患者使用获益不明确的可疑药物(MQB)情况普遍存在,即使在死亡前最后几天仍在使用。(J Am Geriatr Soc.3月29日在线版)
研究纳入2010-2013年死亡的9298例≥66岁老年痴呆患者,这些患者死前1年内至少被处方1种MQB。MQB包括调脂药(他汀类药物和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不包括阿司匹林)、抗老年痴呆药物、性激素、激素拮抗剂、白三烯抑制剂、细胞毒性化疗药物和免疫调节剂。
总体而言,86.3%的患者在生命最后4个月内服用至少1种MQB。这些药物的最大使用量下降出现在生命末期,从最后2周的65.9%降至最后1周的45.0%。
在生命最后4个月内服用任何1种MQB的患者中,最常使用的药物类别为胆碱酯酶抑制剂(63.6%)、调脂药(几乎都是他汀类药物,47.8%)、抗血小板药物(17.7%)和性激素(2.1%)。
当基于认知能力量表评分进行分层时,56.0%评分为5分的患者(严重认知障碍)和49.4%评分为6分的患者(非常严重的认知障碍)在死前最后1周使用MQB。
生命最后1周,MQB的使用情况与每日服用中度数量(5~14种)的药物、严重认知障碍、较少的健康不稳定体征和症状,以及最后4个月内未住院具有相关性。相比更晚期的疾病患者,中度体能和认知障碍患者更可能在最后1周使用MQB。
研究者指出,这是值得我们引起重视的问题。疗养院中,45%的痴呆患者在最后1年至少使用1种MQB,并在死亡前的最后几周仍在服用。
此外,研究中近1/3患者在生命最后1年没有去看医生,而神经科或精神科医生的评估可以减少患者在生命的最后使用MQB。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提高质量 健康优先丨第三届江西省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培训举办
规格高;内容实。
2025-07-07 -
07-042025
快治慢养 标本兼治 夏荔芪重塑前列腺疾病治疗新格局
-
07-042025
直面痛点 通络药物为心脑血管疾病临床难题提供“全新解法”
-
07-012025
筑牢用药安全网,专家把脉黄冈药事管理,共绘区域药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提高质量 健康优先丨第三届江西省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培训举办
2025-07-07 -
多靶点干预重构慢病管理体系 循证助力破解微血管病变防治难题
2025-06-28 -
全周期综合管理 打出糖尿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组合拳”
2025-06-26 -
破解心血管疾病治疗难题 通络药物引领慢病防治“中国方案”
2025-06-17 -
破局前列腺疾病诊疗困局 夏荔芪胶囊开辟“治补结合”新路径
2025-06-04
-
我国发现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2016-04-18 -
中期甲状腺癌也可以经口腔镜手术
2023-04-23 -
2023年度医界好书评审结果公示
2024-03-07 -
中国医师协会学术会务部招聘启事
2016-09-01 -
郑大附一院消化病院刘冰熔院长内镜治疗新技术受国际关注
2016-12-05 -
2017年医师资格考试四大变化
2017-07-28 -
72% 坚守是他们的春节
2017-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