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科普在线
当前位置:首页/ 科普/科普在线/详情

突发脑梗病情急,介入治疗显神奇!

时间:2023-09-12 09:41:48来源:衡水市第六人民医院作者:郝铁成 阅读: 370259【发表证书】

脑血管的介入治疗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手段,那么,关于脑梗死的介入治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 脑梗死是什么?

脑梗死是脑卒中的一种,是大脑动脉血管被栓子堵塞,影响血流,造成脑细胞的缺血、坏死,形成缺血性的病灶,造成大脑功能损伤,多见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饮酒、长期心理压力大的人群。临床常见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神志障碍、语言障碍、视觉听觉障碍、认知障碍等一系列功能损害的表现。一旦发生脑梗,应及时就医,确诊后应立即采取治疗措施。

2 脑梗介入治疗介绍

脑梗死介入治疗指用导丝和导管从股动脉或桡动脉进入到大血管,而后顺着大血管到脑动脉,通过动脉内溶栓、球囊扩张、局部支架植入,达到开通血管目的。部分脑梗死患者可以采用介入治疗方法,比如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治疗时间窗内可以合理选择介入治疗模式,进行动脉溶栓、机械取栓、球囊成形术、支架植入术,达到开通血管目的。慢性脑梗死病人,经过手术评价后,可以采取通过血管内球囊扩张,局部支架植入,解除局部狭窄,改善脑组织血流和灌注,达到治疗目的。该治疗需要在手术室经过局麻或是全麻进行。介入手术一般适用于动脉血管狭窄大于75%以上的患者。血管狭窄小于75%时,一般不建议进行介入手术治疗,以保守药物治疗为主,包括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神经保护、改善血液循环、保护线粒体等。

3 脑梗介入治疗的方式

脑梗介入治疗方式主要如下:

(1)拉栓治疗:脑梗急性期是脑动脉血管出现堵塞,引起的相关临床症状。血管堵塞主要是因为局部血管出现狭窄,血栓形成导致脑血管堵塞。此时可用溶栓药物将血栓溶开,但部分病人可能已经超过溶栓药的应用时间(一般是在6小时内),则可通过股动脉或者手部桡动脉放入导丝,使导管到达血栓的形成部位,再将血栓拉出,起到直接将血管开通的效果,称为拉栓治疗,可使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防止较严重的并发症。

(2)支架植入:脑血管狭窄,局部可出现堵塞。狭窄较严重的血管,需通过支架植入将狭窄的血管撑开,防止脑血管进一步堵塞,使血流能顺利通过血管,避免产生脑缺血、缺氧的症状。流程通常是在股动脉或桡动脉插一根导管,顺着血管的内膜进入颅内,将支架或是球囊等送入颅内,将血管重新打通。支架植入手术成功后,可使血管迅速再通,能够迅速改善脑部缺血、缺氧的症状,增加患者的治愈率,减少致死率和致残率。手术后通常要进行长期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一般应用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防止患者支架内再狭窄,再发梗死的发生。

4脑梗介入治疗后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介入治疗后,有1%-3%的患者会出现相应的并发症,一般与术后脑血流高灌注,血压控制情况、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等情况有关,发病时通常会表现为肢体无力、发麻、说话不流利、吞咽费力等异常反应。患者需按照医生指导使用溶栓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降颅压类药物,或采取针灸、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等措施治疗。另外,患者应按时前往神经内科完善肝肾功能、血生化等检测,明确病情的恢复情况。同时,日常的饮食应低盐、低脂,维持充足睡眠时间,情绪应稳定,避免头部受寒、受风,并保持周边环境安静、清洁。

以上是关于脑梗及介入治疗的相关知识,希望提供参考。


责任编辑:李慧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