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行业动态/详情

宋光远|一站式解决瓣膜病

时间:2023-12-13 13:50:35来源:医师报作者:张艳萍 湘雪 阅读: 229576

医师报讯 (融媒体记者 张艳萍 湘雪)如果把心脏比作一座房子,心脏内的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四个瓣膜就是心脏的“门”,这门打不开或是关不拢,心脏就会“罢工”,危险性较高,当表现出症状时,可能已经进入了疾病的中后期。

在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浪潮席卷全球之际,我国众多专家学者原创出许多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器械、技术或研究,推动我国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技术跨入了新时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作为全国首家瓣膜病介入诊疗中心,一直处于领跑地位,该中心的领航者宋光远教授带领团队打造出了一支技术过硬、服务优质的医护队伍,在瓣膜介入治疗领域积累了独特而丰富的临床经验。

8月23日,宋光远教授在接受医师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运行两年的北京安贞医院心脏瓣膜病介入中心,可以一站式解决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和肺动脉瓣四大瓣膜病的治疗问题。

瓣膜病进入微创介入治疗时代  

心血管疾病是中老年常见的疾病,其中,心脏瓣膜疾病是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的一种,尤其是主动脉瓣狭窄,该疾病危险性较高,当表现出症状时,可能已进入疾病的中后期。

宋光远分析,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剧,相比全球其他国家,我国结构性心脏病人群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从瓣膜性心脏病来说,到 2030年保守估计会有 4000 万以上的重度瓣膜病患者需要治疗。

在微创治疗开启前,瓣膜性心脏病患者的常规治疗方法是外科开胸手术,因受限于手术创伤大、体外循环心脏停跳的一些特点,很多高龄、病情危重的患者甚至都没有机会见到外科医生,而错失了根治瓣膜病的机会。以二尖瓣反流为例,有症状的重度二尖瓣反流,5年时间里不接受治疗的患者,死亡率接近 50%。

美国、欧洲心脏瓣膜病调查数据显示,治疗率能达到30%~50%。以主动脉瓣介入治疗为例,美国 2019年微创介入术超过了外科开胸手术。到目前,美国每年接受微创治疗的患者接近 10 万例。欧洲如德国和荷兰分别在 2013 年和2016年,实现微创介入治疗超过开刀手术的重要转折点。从我国瓣膜病发病率的现况来看,迫切需要微创技术来帮助患者解决病痛。5 年前,瓣膜病介入治疗在我国起步整个行业在不断创新、发展,不断在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宋光远认为,瓣膜介入首 先要解决医生技术问题,要让 更多医生掌握相应的评估和操 作规范,经过对介入医生培训, 相信在未来,瓣膜病微创介入 治疗能得到快速发展。 从患者角度来看,瓣膜 病是一个潜伏时间很长的疾 病,可能 10~20 年处于无症 状状态,不经过影像检查很 难确诊。一旦有症状,机体 状况会急转直下,甚至猝死。 所以要提高老百姓对于疾病 的认知水平。

打造瓣膜病介入治疗标准化模式

说起成立两年的北京 安贞医院心脏瓣膜病介入 中心,宋光远教授表示,心 脏瓣膜病介入治疗目前处 于少部分心脏中心一马当 先的状态,目前全国瓣膜微 创例数约 1 万例也都集中 在这些医院完成,因此有责 任和义务向周边和地方医 院指导和推广。此外经导管 二尖瓣、三尖瓣的介入治疗 还处于一个萌芽阶段。 “实际上我们进入了 一个全新的领域,就我个人 来说,2015 年到 2016 年期 间,在美国完成了两年博士 后学习,主攻瓣膜病的治疗。 学习经导管二尖瓣介入治 疗时,前 3 个月只是知道要 做成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而 对于影像等知识点是一个 重新学习的过程。”宋光远 教授比喻,缺少影像知识, 相当于做手术时没有思想, 也没有眼睛。实际上我国大 部分的医生,尤其是心内科 医生都缺少影像这一课,特 别是超声影像的学习,跟国 外的医生是有差距的。所以 进入到心脏瓣膜病介入治 疗时代,意味着要充分理解 影像之后,才能合理的选择 适合介入手术的病人,制定 精准的手术策略,达到更好 的手术效果。 因此,我们成立心脏 瓣膜病介入治疗中心,实际 上就是建立一个标准化的 模式。首先让大家了解影像, 第二是根据影像形成规范 的手术策略,第三是能够顺 利的完成这台手术,然后是 围术期管理和远期管理怎 么做,瓣膜病介入中心形成 了这四方面标准。” 北京安贞医院心脏瓣膜 病介入中心,实际上是结合 超声科、影像科、介入科、 心内科、心外科、重症医学 的多学科专家,综合了所有 专家的一个集体的治疗模式, 这体现的是非常新颖的理念、 标准、多学科团队的密切配 合。有了这样的基础,作为 我国瓣膜介入领域的领跑者 之一,宋光远教授联合全国 青年专家做标准化的工作, 依托中国医师协会的结构专 业委员会,书写了《经导管 主动脉瓣置换术临床路径》, 《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 术临床路径》等,对团队组建、 术前评估、影像评估、手术 策略制定、手术操作步骤、 围术期管理、并发症的管理、 远期管理等经验都进行了详 细的阐述,最终是把标准、 经验和技术推广到全国,帮 助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心或医 生有据可依的组建团队、实 施手术、避开弯路,服务于 更多的百姓和家庭。

规范化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

北京安贞医院心脏瓣 膜病介入中心秉承“以患 者为中心”,提供科学的 治疗建议,让患者获得高 质量生活为出发点,提出 规范化“全生命周期管理 模式”,包括“简化”“全 面”“关怀”“规范”和“创 新”五大关键词的瓣膜病 介入诊疗特色。  “简化”是在开展介 入治疗时,将不必要的步 骤、操作和创伤简化。宋 光远举例说,我们做了“all  in one”的技术策略,原 来需要穿刺三个血管,现 在只穿刺一个血管就能解 决问题,大血管并发症发 生率为 5%,通过这项技术, 我们将其降至 0.5%。 “全面”是“一站式” 解决患者的问题,如主动 脉瓣患者通常合并冠心病, 必要时需行支架手术。“一 站式”即在将两种术式同 时完成,患者无需经历第 二次手术的创伤和风险。 “关怀”即对于任何 患者,从门诊开始直至手 术完成、随访康复,都有 专业的医护人员守在患者 身边,答疑解惑、沟通病 情和需求,摒弃“有治无 管”,开启“全生命周期 管理模式”,为患者提供 安全感和温暖。   “规范”即对瓣膜病 的介入诊疗流程形成标准 化体系,联合全国顶尖的 心脏中心一起将规范流程 推广到全国,让基层医生 能够有据可依的管理患者。 “创新”是为了让患者 获得更好的手术效果,减少 并发症、减轻医疗负担。如 采用过度起搏器技术,把整 个 TAVR 术后起搏器植入率 从最早的 8% 降到了 2.8%。 “我们中心首次提出 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秉承 五个关键词,目的是从患者 在手术前就启动了精准化、 个体化的质量策略,包括手 术操作和效果、手术的中远 期预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 善、术后通过可穿戴设备如 何监测瓣膜功能、如何进行 心脏康复。”宋光远表示, 规范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初 衷和理念,就是覆盖患者术 前、术中、术后以及长期康 复管理等全方位全流程的指 导,并通过带教的形式向周 边地区推广该模式,能使优 质医疗资源真正下沉到老百 姓身边。

每一件事要对得起患者

来到瓣膜病介入中心 的患者基本都是病情严重 且复杂,每次都是挑战。 “我们的患者平均年龄都到 了 75 岁,年龄越大,病情 就越重,治疗困难就会越 大,他们往往是合并多个脏 器的问题,多病共管是非常 有难度的。”宋光远介绍, 其团队进行了统计,所有患 者中合并重度心衰的患者占 60% 以上,合并多脏器疾病 的患者占 80% 以上。 一位 80 多岁的主动脉 瓣狭窄患者无法站立,卧床 40 多天,吃不进去东西, 来门诊就诊时身体极度虚 弱,合并肾衰、肝衰,贫血 等,病情非常危重。“我们 进行了全院联合会诊,决定 在 TAVR 术中用 ECMO 保驾护 航。手术时,所有相关科室 专家时刻准备协助处理紧 急问题。最终手术非常顺利, 经过几天休养,老人能自己 从病房走到我办公室致谢。” 宋光远说:“当我打开门, 看到患者脸上的喜悦,我觉 得一切付出与努力都值了。” 这样的患者举不胜举, 血压都已测来老人,经过我 们的努力抢救成功;无法承 受麻醉的 95 岁高龄患者, 在非全麻的情况下,手术后 1 天就能走到我办公室向我 们表达感谢…… “在医生的职涯里, 我追求两件事,一是心安, 我觉得我做的每一件事情 都对得起患者。第二是投身 自己热爱的领域,是一件幸 福的事情。”宋光远坦言, 正是这些信念支撑他在探 索和创新的道路上,克服困 难,尽全力帮助和治疗患者。 创新不止,宋光远开 展的“万例瓣膜病患者”项 目已经在北京安贞医院心 脏瓣膜病介入中心启动,围 绕瓣膜病患者的宣教、治疗、 康复,让更多的患者从门诊、 住院、手术重中获益。同时, 希望通过此项目,带动全国 新开展瓣膜介入治疗的中 心,完成技术培训,使更多 医护人员能按规范流程关 怀好、管理好瓣膜病患者。

责任编辑:祁晓梦
本文为医师报原创文章,禁止任何机构和个人私自转载或引用,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号:DAYI2006;邮箱:yishibao2017@163.com) 如未经允许转载或使用,本报将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