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哲思杂想
当前位置:首页/ 人文/哲思杂想/详情

方先生的病例(1) 中国名医PK美国专培生

时间:2016-05-26 10:47:17来源:未知作者:▲ 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院 乔人立 阅读: 158591

方先生的病例发生在十几年以前。病例的诊断过程相当复杂曲折,其中的医学借鉴价值也确实非常丰富,而这个病例最值得介绍的在于其后引发的社会影响。不夸张地讲,以这个病例作为契机,中国十几亿人口享受的医疗质量有望获得大幅改善。

疑难病例 中国几大名医遭遇瓶颈

方先生主诉是咳血,痰中带血,晨起时尤甚。痰量并不大,但却总掺着暗红色血丝。

第一次看病,x光片显示,右上肺有一大片阴影,边缘鼓起多个棘突,中央区域已经开始形成空洞。这样的症状与影像表现结合在一起分析,不得不让人首先怀疑肺部肿瘤,而且恶性的可能性极大。

然而,医院组织活检病理报告却显示:组织坏死,但未见恶性肿瘤细胞,无法诊断。细菌培养结果也是阴性。于是,医院经过会诊决定,使用经验性青霉素治疗。一周后,阴影缩小。

不料,抗菌素疗程结束一月后复查,阴影又恢复了原来大小。在此后几个月里,方先生尽倾资源,先后辗转几大城市、几大医院、几大名医。经历了多次无诊断的经验性抗菌素治疗,每次治疗都似乎有效,但每次停药后,肺部阴影又都顽固地重新出现,而且似乎每次都有所增大。

无奈之时,我的一位师兄提醒他到美国求诊。

美国专培生揪出“凶手”

我在门诊接下方先生,在辅助检查中,气管镜肉眼检查便引起了我的注意。冷光源下,一团荧黄色纤维质地的物质堆积着堵在右上肺后叶支气管开口处。

到此,我对病因已经有了眉目。此情形虽是我自己第一次见到,但是教科书上却有其典型照片,和眼下几无二致。美国专科医师培养中,专培生从第一年起就要着眼于毕业时必须通过的专科认证考试。对于大部头的肺科教科书,不但要仔细认真地读,而且要印在记忆中。

“你觉得这是什么?”我问正在跟着我轮转的专科住院医 Eddy。

“痰栓。”他不假思索地回答。

“中国报告也是这么认为。你别着急下结论,描述一下所见。”

“黄色、纤维质地、活检钳子夹上去像是棉絮。”

“对呀,痰栓是黏液成分,应该没有棉花质地。”

我吩咐Eddy回去读一下什么叫“硫黄颗粒”,然后回来跟我讨论答案。两天后,美国病理报告出来,“组织坏死,未见肿瘤细胞”,内容措辞都和中国一样,虽然用的英文。此时Eddy知道了这种物质是放线菌的特征分泌物。他要求病理科追加含银染色。在特殊染色下,方先生右上肺叶中潜伏生长已有年余的放线菌,以其特有的如同光芒四射状的细长菌丝, 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凶手”被揪了出来。

于是,明确诊断的关键一步由一位受训第二年的美国专科住院医提出。此时,方先生来美国看病仅是第四天。

有了明确诊断,治疗方案随之明确。根除放线菌,至少需要12个月连续的青霉素类抗菌治疗。根据此治疗原则,方先生最终痊愈。

至此,一个在中国历经十多月,经多家医院资深专家会诊无法明确诊断的病例,由一名美国受训刚第二年的专培生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迎刃而解。

然而,方先生病例带给我的触动却远不止于此,其后续影响也远不止于此。


责任编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
  • 03-092024

    彰往而察来: 医学现代化时代之问

  • new总有一种精神,赓续绵延

    2024-03-04
  • 12-262022

    《自然》杂志发表臭名昭著论文之始末

    1869 年创刊的英国《自然》杂志,原是一本典型的科普杂志,后来也开始刊登学术论文,因在 20 世纪 70 年代敏锐抓住了影响因子游戏的重大机遇,得以快速跻身于世界名刊之列。不仅如此,该

  • 12-202022

    科学传播的奥秘揭示

    先哲曾言:一个科学家的所有创造,实际上就是他用以阐释这些创造的语言。回眸史册可知, 20 世纪的大部分时间,科学文献的数量每 15 年翻一番。随着数量的变化,文章的平均篇幅变短了,文献中的专业术语则变得越来越多。科研用语已经进入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产的时代,并且无须太在意这些学究式的写作规则。 我们知道,科学交流中的 5 个基本问题是:你做了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你是怎么做的?你发现了什么?这些发现意味着什么?尽管许多修辞技巧是靠直觉使用的,但这些技巧都是在阅读文献的过程中学习并内化而成。如果我们能把自己定位为作者,而非堆砌文字的“工匠”,通常就能通过熟能生巧地掌握写作的技巧。好的写作通常要以阅读为基础,即站在写作的角度阅读,带着批判的眼光追求质量,看哪些是值得学习并效仿的。好的交流者,能够研究并鉴别所在领域中成功表达的案例,并从中学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尤其是在专业领域,写作技艺娴熟的作者都是训练出来的,而不是天生的。写作中的见习模仿有 2 项主要活动:第一,无论何时当你阅读的时候,有意识地收集好的写作作品;第二,仔细品读精品的内容,这些作品就能内化为你的写作指南。高水平的作者经常总结或试验他们叙述的逻辑路线,从而成为那些能够判断如何讨论才能更有说服力的人。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及养成好的方法,将为科学家陈述他们的工作提供非常有力的支持。 美国独立学者蒙哥马利为我们揭示了科学传播的奥秘,并且给出如何进行高水平交流的技巧。首先,科学写作其实就是讲故事。阅读任何一篇文章的小标题,我们就可以明确地推测出该标题下所包含的内容是什么、它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