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的沉浸式教和学
说到教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2019年医学部第一次评比“住院医心中的好老师”的表彰会上,医学部领导说:“这个时候谁还愿意花时间去教学,这是怎样的情怀才能让人愿意去做这个事,而且在北医还做得那么好,真的很欣慰。”
我喜欢做教学源于在北医学习的传承。1996年本科上桥梁课期间,大课都是教授上,年轻医生带教。记得当时在北医三院,有三个年轻老师负责我们班20多个学生的带教。比如听心音,他们就先去找合适的病人,听好了什么心音之后,再带着我们,20多个学生一个一个去听,把病人都烦得不得了,但他们背后做很多工作,为了教学。我们去人民医院学习内外妇儿,有个外科老师每天带着学生在病房看,上手术室,没有把我们实习生当小孩,教得特别仔细。到了精神科工作以后,我院的老师们,不仅重视临床知识和技能教学,同样关心每一位年轻医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耳濡目染、接受她们的言传身教,可谓是“沉浸式教和学“,北医的重视教学传统就传承下来。
精神科的临床工作吸引我们的原因之一是我们对于人类精神世界的好奇,对面的患者是那些无私地向我们展现他们内在精神活动的人。换一个视角,教学工作也有这样的魅力,对我来说,每一位同事都是鲜活的个体,在教学过程中,跟学生们的互动也是了解现在年轻人的一个方式,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可以了解现在的年轻人在想什么,风格是什么样的,在大的社会背景下和小的文化氛围里怎么融合?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职业?怎么会有热情去做这件事情?他们会喜欢什么呢?有什么样的特长和特点?根据这样的了解来帮助她们个性化切入精神科的临床工作,是有趣而充满挑战的工作。
几年前来轮转的一个大夫,好像懂得挺多,就是我跟他说该怎么理解、处理病例的时候,她都有相反的意见,有点抬杠的意思。这其实说明她有一些知识体系,认识论,但又存在很多缺陷和漏洞。这个时候,我们每次讨论病例,我就提一些问题,请她不要基于回答,可以在接下来几天跟患者交流的过程中,慢慢寻找思路。大概实习3个月之后,她说她明白了我在干什么,因为他每收一个病人,我都问他病人是多大岁数,社会背景是什么,家庭状态是什么,疾病是怎么发生的,发展的情况。他刚来的候特别烦,感觉这个老师问这么细致真的很烦。到了两个月半的时候,他突然明白我在干什么,原来这样从全面的角度就可以更详细地了解病人的个性发展过程,分离出疾病发展的危险因素,对于诊断、治疗和后续干预都有非常多的帮助。
有的学生特别认真,每次查房后都要对照教科书的文字描述来理解精神病理学,这时候我们就几个医生组成小组一起讨论、学习、提高。
有的医生爱提出“愚蠢“的问题,其实是好事情,一方面提示了人类认知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激发了更多的思考。不针对问题,而是针对提出问题的情境,给出一个拓展性、开放性的提示和指导,会帮助她们思考更多、更完善,也充分保护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我的带教启发是尊重每个人的特点和喜好,用友善和力量来引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成长。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从“抗律”到“调律” 参松养心胶囊多靶点出击守护心律
2025-07-09 -
new风咳论道·中西融通 | 风咳理论体系构建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
2025-07-08 -
new心速宁胶囊循证研究成果在第三届中西融合心脏健康大会重磅发布 新课题启动助力心血管疾病管理
2025-07-03 -
new历时16个月,散异有道·中西论道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病例演讲大赛全国总决赛闭幕!
2025-07-01
-
叶军:从事临床医学教育教学43年的4点感悟
2025-01-06 -
医师报在进博 | 跟着医师报小分队,感受科技赋予健康的魅力!
2024-11-06 -
冬季哮喘、慢阻肺患者该如何预防?朱玉龙:确保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是关键
2023-12-18 -
全国肿瘤宣传周:癌症防治 “三全”在行动——专家倡导抗癌从治病向防治管理转变
2023-04-10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
-
朱玉龙:肺部下叶小结节的活检诊断策略分享
2023-06-14 -
儿童意外伤害可防可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儿童意外伤害中心成立!
2023-07-19 -
中国大型创新型药物真实世界研究即将启动,研究成果将惠及更多中国特应性皮炎患者
2023-07-17 -
仁济医院吴文广教授:引领国内ERCP发展潮流
2022-11-08 -
TEXT/SOFT研究报道8年无远处复发生存风险
2020-09-17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刘又宁: 讲好中国抗疫故事——重温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一己之见
2023-08-01 -
世界肥胖日丨糖胖病:要控糖,先治胖
2023-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