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签约服务当运动开展
我国分级诊疗制度面临三大挑战
本报讯(见习记者 任艺) 尽管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颁发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体系,然而我国医疗服务“倒三角”的结构仍没有改变。9月23日在西安举办的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基层专场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司社区卫生服务处的刘利群处长表示,我国的分级诊疗制度仍面临三大挑战。
刘利群直言,由于医保自由的就医制度以及大医院对于疾病“大小通吃”,致使分级诊疗缺乏制度安排;基层能力绵弱是不争的事实;此外居民迷信专家、不信任基层医生的固有就医习惯也对分级诊疗构成挑战。
以家庭签约为例,为了推进分级诊疗制度,今年5月,国家下达了关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文件。刘利群谈到,签约服务不能盲目推进,单纯签约很简单,但要想让签约居民正确选择医疗机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能把签约服务作为一项运动开展。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特点,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基层、医院、医保、居民多方联动,合力推进。
北京大学医学部全科医学系主任迟春花曾作为第一批全科医学研究生导师被送到英国接受培训,据她介绍,美国联邦基金会在对于国际医疗系统的评价中,英国在总体评价中排名第一。在英国国家卫生服务体系下,全科医生是英国居民看病的第一站,也是居民健康以及国家医疗经费的双料守门人。 “分级诊疗是我国未来医改重中之重,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迟春花表示。
辽宁全科医生签约团队数量过千
本报讯(见习记者 任艺)自2014年,辽宁省开展社区以全科医生为核心团队的家庭签约服务试点工作,目前,全省全部开展此项服务,各地共组建1043个全科医生团队,签约居民63.9万户,共140余万人。
据介绍,该省试点地区全科医生团队改变以往坐等模式,主动走入居民家提供服务。沈阳市和平区,每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至少由3名全科医生、4名护士及2名预防保健医生组成,有的还配备了中医,所有医生都是主治医师以上级别。自今年起,该区还全面推行医院专家+家庭医生服务社区居民新模式。在每一个团队里,来自三甲医院的专家任指导专家,每周深入社区为居民面对面诊病。
中医药管理局:
创新诊疗模式促中医院健康发展
本报讯(见习记者 任艺)近日,中国医院协会中医医院分会第二届年会暨2016年中医医院院长论坛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出席会议并指出,要推进诊疗模式创新,促进中医医院健康发展。
王国强强调,中医医院要高度重视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的宣传、贯彻和落实,充分彰显中医医院中医药特色优势,并就诊疗模式创新提出五点建议:
一要探索建立集医疗、康复、养生保健于一体的、全链条的医院发展模式。 二要探索多专业联合诊疗服务模式。三要完善中医综合治疗模式。四要积极推进现代技术与中医药治疗相结合,提高诊治重大疾病疗效。五要探索利用中医药办法解决细菌耐药等世界性难题。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new酒泉市中医医院开展“精彩中医药 健康惠万家”大型义诊活动
2025-07-11 -
new新技术破局抽动秽语:告别失控,拥抱新生
2025-07-11 -
new“数智口腔医疗”:让百姓治牙获得更多健康红利
2025-07-11 -
new27载仁心接力,雪域绽放汉藏深情--崇州二医院援藏医疗队再赴高原
2025-07-10
-
赣医大一附院:景德镇市超声专业质控中心余健彬主任一行来访交流 共促超声医学发展
2025-03-04 -
朱玉龙教授:规避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发生空气栓塞的策略选择
2025-02-25 -
朱玉龙教授:疑难特殊部位肺结节的穿刺活检策略
2025-01-13 -
北京友谊医院携手辉瑞 推动创新生物药品全球同步研发
2024-12-20 -
医教共育,“润心赋能”呵护学生心理健康
2024-12-20
-
甘肃|“十个多一点”暖心行动 让医疗服务更有温度
2024-08-07 -
广东医附院肾内科发动科研“引擎”,让学科建设行稳致远!
2023-04-11 -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喜获3项2024年甘肃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2024-10-16 -
吴效科团队“针刺治疗妊娠呕吐”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医药十大学术进展
2024-03-22 -
不抛弃不放弃!朱玉龙教授团队成功为87岁晚期肺癌患者完成冷冻消融术同步穿刺活检术
2024-10-25 -
杨巍教授团队一系列研究成果显示:氢医学可望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大展宏图
2023-11-18 -
博爱中山,再绽风华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办建院95周年学术大会、2023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中山医学管理论坛
202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