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长生存鼻咽癌患者不为吞咽、语言烦恼,易俊林/张烨团队首次建立鼻咽癌"放射性舌下神经损伤模型"
易俊林团队提出首个鼻咽癌放射性舌下神经损伤预测模型
医师报讯 (融媒体记者 王丽娜)随着以调强放疗(IMRT)为主的综合治疗广泛使用,我国大型肿瘤中心鼻咽癌患者5年生存率整体超80%,超70%的鼻咽癌可治愈。现有治疗条件下,一种隐匿在放疗精准射线下的"神经暗伤"正成为长期生存者的新挑战——放射性舌下神经损伤(RIHN)导致很多治愈患者面临"失语危机"与"吞咽困境"。目前,RIHN尚无有效治疗手段,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日前,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易俊林、张烨团队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Oncology》发表里程碑研究,首次提出了IMRT治疗时RIHN的预测模型,计算了保护舌下神经免受损伤的合适放疗剂量,为精准预测放射性舌下神经损伤、优化放疗计划保护舌下神经功能提供了证据。
8.5年随访,1/10以上调强放疗患者舌下神经受损
研究分析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放疗科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423例IMRT治疗后的局晚期鼻咽癌患者,中位随访102个月,研究发现RIHN的粗发生率为11.6%,RIHN出现的中位潜伏期为66.6个月(范围:6.5~119个月)。并根据竞争风险分析,RIHN 3年、5年、8年、10年累积发生率分别为2.1%、5.4%、10.5%和17.5%,放射性舌下神经损伤的累积发生率随存活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
治疗前舌下神经管受侵和同步放化疗患者风险更高
对临床相关变量进行分析发现,治疗前的肿瘤相关因素和治疗相关因素,如治疗前舌下神经管受侵、治疗前颈动脉鞘受侵、原发肿瘤分期晚和接受同期化疗与RIHN累积发生率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舌下神经管受侵和接受同步化疗显著增加RIHN风险。
AI筛选出D1cc和aV75两个放射剂量关键指标
随后通过多个人工智能(AI)算法,筛选舌下神经的所有放射物理剂量学参数,共筛选出23个关键剂量学参数,其中1cc舌下神经接受的最大照射剂量(D1cc)和射剂量超过75 Gy的舌下神经体积(aV75)两个参数预测RIHN能力最佳。
舌下神经D1cc≥77.3 Gy与<77.3 Gy在训练集患者中,8年RIHN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6.9%和5.6%(p=0.002),而在测试集这两个范围患者中,8年RIHN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5.4%和4.4%(p=0.012)。 训练集中,舌下神经aV75≥0.81 cm3时相较于<0.81cm3损伤风险显著更高(HR=4.57,p=0.001);在测试集中aV75≥0.81cm3同样显著增加RIHN的发生风险(HR=3.66,p=0.017)。
进一步将治疗前舌下神经管受侵、同步化疗与D1cc、aV75共同纳入竞争风险模型,构建出IMRT后8年RIHN累积发生率的预测模型。该模型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高风险组的8年累积RIHN发生率显著高于低风险组(15.5% vs 6.1%,p = 0.003)。
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该模型均有较好的C指数,分别为0.726和0.691。同时校准曲线接近45度,表明该模型所预测8年RIHN累计发生率与实际所观察到的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易俊林教授和张烨教授为本研究共同通讯作者,王泽坤、李麟、吴云鹏医生为共同第一作者。
研究者说
易俊林教授:我们团队一直致力于在保证鼻咽癌等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疗效的同时,减少放化疗带来的损伤。高强度的标准放化疗带来的晚期反应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又以RIHN对患者的影响最大,舌下神经的损伤会导致患者难以正常进食以及与人沟通交流困难,并且呈进行性发展,逐渐出现的营养不良、消瘦、进食呛咳、吸入性肺炎以及心理障碍等甚至危及生命。
本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建立并验证了一个结合放射物理剂量学变量和临床变量的放射性舌下神经损伤预测模型,用于预测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后放射性舌下神经损伤的发生风险,通过该模型可以早期识别放射性舌下神经损伤高风险患者进行二级预防。同时,我们也提出了舌下神经的剂量限制标准,帮助物理师和临床医生优化放疗计划达到一级预防。我们根据此次研究结果目前正开展深入研究,希望可以更多地帮助鼻咽癌患者。
易俊林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助理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副主任(主持工作)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廊坊院区副院长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廊坊院区质子放疗中心主任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总编辑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放射生物学组组长
中国医师协会毕业后医学教育放射肿瘤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北京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分会副主委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第六届“国之名医·卓越建树”
亚洲放射治疗联盟(FARO) 副主席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喉癌质控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鼻咽癌质控专家委员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鼻咽癌专家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放疗专家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头颈肿瘤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粒子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放射损伤与防护专委会常委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鼻咽癌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质子重离子治疗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鼻咽癌防治分会副主委
IAEA地区合作项目中国项目协调员
张烨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 副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放疗分会头颈学组组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鼻咽癌专委会委员
国家癌症中心喉癌质控专委会委员兼秘书
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整合康复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神经病学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毕业后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委会委员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头颈肿瘤专委会副主委和秘书长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放疗专委会副主委
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年骨干
王泽坤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放疗科 主治医师 医学博士
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
专业方向为头颈部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及综合治疗
以第一作者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
主持院级课题1项,参与省部级及校级课题多项
参编人卫出版社《肿瘤放射治疗学》第2版等教材多部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
05-092025
指南制订不是“短平快”,陈耀龙详解10步标准化流程
-
new关注!第四届钟南山青年科技创新奖启动评选!
2025-05-09 -
new以“菁”为“擎” | “络学菁英医师计划”正式启动!
2025-02-23 -
new革新高危直肠癌治疗,金晶团队在国际权威放射肿瘤年会上发出"中国好声音"
2025-05-08
-
专家来辟谣,院士齐推荐!这场健康科普大会 治好您的“体重焦虑”
2025-04-09 -
2025年医TV健康日直播计划
2025-02-10 -
成为有力的临床科室 | 拓展临床麻醉内涵,提供更多更好的医疗服务
2025-02-06 -
朱玉龙:人工气胸辅助技术在经皮呼吸介入诊疗技术中的临床价值
2024-12-04 -
“抗癌元气站”患教系列专题报道
2024-03-11
-
展风采 砺初心 勇担当 | 首届“中青年肿瘤防治菁英”名单公示
2023-12-26 -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无管中心”正式成立!
2024-12-08 -
齐鲁医院领衔主编 《中国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报告(2022年版)》发布
2023-04-26 -
第八届医学家年会⑫ | 山东省耳鼻喉研究所所长、山东省耳鼻喉医院名誉院长王海波:30年倾情守护国人耳鼻喉健康
2023-04-11 -
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消化论坛暨世界华人消化高峰论坛在厦门召开
2023-06-11 -
首个国产PD-L1伴随诊断产品性能表现卓越
2022-03-13 -
她是护士,也是抗美援朝战士
202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