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医师报

— 医师报官方网站 —

产经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产经报道/详情

人工智能2.0改变中医传承方式

国医大师王琦机器人诞生

时间:2017-08-10 10:25:00来源:未知作者:陈惠 阅读: 90738

2017729日,在第四届中国中医药信息大会上,中国首创“国医大师王琦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宣告诞生,这是国内第一个中医药领域应用的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据国医大师王琦机器人研发者、杭州聪宝科技公司创始人顾高生介绍,今后全国乃至全球各地的中医师以及基层医生,可随时按照王琦学术思想开出建议处方,遇到疑难杂症还可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王琦工作室进行远程会诊,帮助基层医生提升中医诊疗水平。

医师报记者在发布会现场就该系统的研发和使用等问题专访了顾高生先生。

医师报:请您介绍一下今天发布的“国医大师王琦智能辅助诊疗系统”。

顾高生:今天发布的“国医大师王琦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又称作“国医大师王琦机器人”,这是一个掌握了中医基本理论和各种经典,具有中医思维的平台,可通过与大师的实战互动快速汲取其经验,并通过大数据进行闭环验证的系统。

事实上,中医做机器人难度很大,但是我们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第一,它的悟性极高,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不仅“克隆”王琦大师的开方思维,还可将各地工作站记录下来的信息进行系统归类分析。它站在医生背后,是帮助医生提高诊疗水平的工具。

第二,机器人越用越“聪明”,在机器人的帮助下有的医生可以看一百多个患者,而且它能为全国各地患者服务。

我们做到了既能传承,又能普及。通过8家试点医院的使用,接受大量数据,既训练机器人,又修正它们的思路,进而改进,达到更高的层次,那么明年的系统会比今年的更厉害。我相信通过大量的学习,集群体智慧于一身,将来它有可能超越个人智慧。

   医师报:那么医生会不会过分依赖机器人?

顾高生:有这种可能,这是科技的两面性问题。但是对于我国大部分基层医生而言,他们更需要的是名师指点。在县级医院,甚至是省级医院,基层医生是很难得到王琦教授这样的国医大师指导的,但是通过机器人,就能直接学习国医大师的经验。医生把患者看好了,患者反过来更信任医生,信任中医。因此对于有上进心的基层医生而言,机器人如同“救命稻草”一般的存在。

医师报:具体而言,这个诊疗系统将在哪些医院试用?

顾高生:“国医大师王琦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将率先在8家“国医大师王琦智能传承工作站”试点,即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江苏省徐州市中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浙江省海盐县卫计局、深圳市龙岗区中医院、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以及欧洲中医药发展促进中心。这标志着“国医大师王琦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已经正式进入临床实践阶段。

医师报:今后该系统会不会收录更多国医大师的经验?

顾高生:“国医大师王琦智能辅助诊疗系统”是第一个,王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模型建立以后,我们也可以批量生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中医药研究会批准我们专门成立了智能诊疗分会,把全国名医名院名师聚焦起来,我们会帮助更多专家做好传承,帮助更多医院做培训、做临床。

医师报:将来如果大师经验方多了,一个病症会同时出现多个解决方案,医生怎么选择?

顾高生:没错,将来一个系统里会同时出现多位大师提供的解决方案,假设第一个匹配度为91.5%,第二个90%匹配度,第三个78%匹配度,由医生自己选择。

机器人永远无法代替医生,我们总是有个误解,以为机器人长得跟人一样,事实上它只是一个系统,是我们人脑思维设计的系统或软件。机器人永远是站在医生背后的助手,提供治疗方案,各有优劣,决定权永远在医生自己手中。

 


责任编辑:陈惠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相关文章推荐